中隊以上就是大隊,相當於中國人熟悉的營級單位。日軍一個標準的編製的大隊共有一千一百人。其中包括:四個一百八十人的步兵中隊,一個一百七十四人的機槍中隊,總數十二挺重機槍;一個五十五人的炮排,裝備兩門七十毫米口徑九二式步兵炮,一個一百一十人的運輸中隊,三十個人的大隊部。
再以上的作戰單位就是聯隊了,日軍的聯隊按理說應該對應中國軍隊的團級單位,可是其兵力已經不遜於中國當時有些旅級部隊了。日軍的一個標準的的聯隊共有三千八百人,而張自忠的三十八師才共有五千於人而已。
日軍一個聯隊包括一個五十四人的指揮部;一個一百二十一人的運輸隊,一個八十一人的彈藥排。三個步兵大隊;一個一百二十二人的炮兵中隊,裝備六門七十毫米口徑九二式步兵炮。一個通信中隊有十二到十八部電話機,五到八台電台,在戰鬥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聯隊的衛生係統配備很薄弱, 聯隊隻有兩名醫生和兩名衛生員,大隊有三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日軍的師團,就相當於中國人熟悉的師級單位,一個師團共計有兩萬多日本鬼子,可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全軍也不過兩萬多人,所以也不是完全對應。
日軍的師團屬單位主要有:三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其中野戰炮兵聯隊編製兩千三百多人人,裝備三十六門七十五毫米口徑野炮或山炮。偵察聯隊編製七百三十人,包括一個一百三十人的聯隊部,一個一百三十人的騎兵中隊, 兩個一百六十人的摩托化中隊,一個一百人的卡車運輸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九百五十人的騎兵聯隊代替。工兵聯隊編製一千人左右 ,幾乎沒有機械裝備,隻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運輸聯隊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大約裝備有一百餘輛載重一點五噸的卡車。
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共計兩萬人,而對麵的日本鬼子,則有一個師團,一個旅團,共計三萬於人,僅從紙麵上的兵力對比來看,中國軍隊這邊就處於劣勢。但如果再加上武器火力方麵的對比,劣勢就更加明顯了。
西北軍的武器裝備極為低劣,全軍隻有野炮,山炮共計十餘門,重機槍不過百挺,輕機槍每連隻有兩挺,可以說全軍的火力甚至都趕不上日軍的一個聯隊。而西北軍裝備的步槍更是五花八門,多為漢陽造和日本三八式,還有一些老毛瑟槍和土造槍,這樣的槍支無疑嚴重拉低了軍隊的作戰效率。為了彌補武器方麵的不足,二十九軍隻能給每位士兵打一把大刀,並多製造一些手榴彈。
這就是現實,赤裸裸,血淋淋的現實。鬼子隻需在山頭上架起足夠的機槍,用身後的火炮攔截射擊,就可以將西北軍的任何攻勢瓦解了。即使西北軍全部衝上去,憑借一口氣,不怕犧牲,不計傷亡,去奪取鬼子的陣地,也不一定就能真的攻下孟子嶺這小小的山頭。
事實上,鬼子就是這麼打的。張自忠和馮治安分別發起了兩次營級,一次團級的衝鋒,都被密集的機槍火力網攔截在了山腰,而後就是鬼子的炮彈砸在了頭頂,因為是遭到火炮的集中攢射,西北軍的傷亡極大,甚至大多數士兵都沒能見到鬼子長什麼模樣,就陣亡了。不用說衝上敵人的陣地,最後能安然無恙撤回來的,隻是十之二三。
這是所有西北軍在國內軍閥混戰的時候都不曾遇到過的慘烈的狀況。以前國內戰爭的時候,沒有哪一支軍閥部隊可以擁有如此強大的火力。在如此強大的火力麵前,西北軍以往擅長的猛衝猛打在這裏立刻就不靈了,雖然士兵的作戰依舊勇猛無比,可就是無法突破敵人的火力網。
這幾天來,作為師長的馮治安和張自忠早已經被折磨的焦頭爛額,純粹的防守,隻能被動的挨炮彈,主動出擊卻不能突破敵人的防線,進退不得的那種滋味,不足為外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