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象躺在床上,嘴裏叼著一隻香煙,手上把玩著北廟村小商店買的五塊錢猴王香煙盒,閉上眼睛,想著,來了大城市,那些玩著泥巴,滾著鐵環,呼嘯著奔馳在蒼茫田間小路的年代是否得變的橙紅?曾經的幻想,會變的斑斕滄桑?兒時的美好會變的燈紅酒綠?那些可愛的人啊,那些橙紅年代的天真,隻有讓它靜靜的,留在心底,留在那一末橙紅的記憶吧。
深深吸了一口香煙,猛然,趙龍象想起爺爺說過一句話,出了大山,要時時刻刻懷著一顆敬畏的心!
“鐵手金剛,趙道明是你什麼人?”老頭盯著趙龍象。
“爺爺!”趙龍象睜開眼睛。
“健在?”
“已故!”
老頭自此無語,臉色露出一抹惋惜,嘴裏喃喃說著,難怪?原來如此!
古城回民街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是古城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來古城必去的地方,它以濃鬱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圍,為古城構築了一道特異的風景線。
趙龍象站在西羊市街口,以至深夜,來往的行人絡繹不絕,趙慶之站在他前麵,轉過頭,今晚帶你吃正宗的牛羊肉泡饃。
倆人踏著青石路,穿過遊人,綠樹成蔭的路兩旁清一色仿明清建築,在照明路燈下呈現出濃鬱的清真特色。
老孫家牛羊肉泡饃館顯然是趙慶之經常光顧的地,一進門,趙慶之要了四個饃,就找個地方坐下與趙龍象細細地掰著。說是饃,其實是半發麵餅,每個二兩,用白麵和好烙成半熟。
趙龍象有樣學樣的把大老碗放在膝上,手裏的餅分成幾塊,看著趙慶之嫻熟的掐成小指甲蓋大小的碎塊,自己也掰好,用手在裏麵抓揉了幾下,讓附著在碎塊之上的粉末散落下來。這樣煮出的饃才會汁濃味厚,趙慶之笑嗬嗬的說道。
小心翼翼的做完這些,趙龍象跟著趙慶之用夾子夾上號,端去忙碌的大師傅那裏。大師傅眼尖,一看到這種掰法,明白懂泡饃的老吃客來了,於是煮饃時也會分外用心。
“泡饃講究用手掰”趙慶之說。
“《詩經》有“朋酒斯饗、曰殺羔羊”之語。”
趙慶之聽到趙龍象這句話,豎起大拇指,有見地!
趙龍象餓了一天,看見端來的大老碗,拿起竹筷吃了一片鹵羊肉,燙的猛吸一口氣,呲牙咧嘴的流出來眼淚。趙慶之摸了摸他的頭,慢些吃。
煮好的泡饃端上桌,是看不到熱氣,但碗卻摸著燙手。用筷子在一角撥開,熱氣才攜著香氣撲麵而來。碗的上麵浮著一層油,封住了熱氣香氣,這是西安人發明的保溫妙法。吃泡饃時不能攪動,要一直沿著碗邊用筷子慢慢撥到嘴裏,不然湯會泄、熱氣會跑,真正的吃客,一碗饃吃到最後還是燙嘴的。也難怪趙龍象第一次吃,燙著舌頭發麻,趙慶之慢慢給他講解,未了搖搖頭,說了一句,可憐的龍象啊!
使勁吹了吹大老碗裏的泡饃,趙龍象感受不到四伯說的,羊肉入口鮮嫩酥爛,芳香四溢。隨後囫圇的草草吃完,他心中想著,再也不吃了,留下陰影了。
帝豪商務會所
泊車仿古木亭,那看守的老頭重新躺在裏麵,突然,他眼睛迷成一條線,做起身子,望著三輛路虎攬勝,打著強光快速行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