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姐姐訂婚了(1 / 3)

這天晚上,李光茂住在二姐家,雖然離得很近,但是他也很少來。他的幾個姐姐,他獨對大姐的感情很深。他小時候家裏姊妹多,母親忙著料理家事,對他們管的不多,隻要每天能吃能玩,長大點能出去幹活就行了。李光茂的出生,給父母帶來很大的生活信心,但是,那時候,正是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時候,父母每天都在隊上忙,隻有大姐能每天抽出點時間照顧他。在他稍微長大點的時候,大姐二姐相繼出嫁,大姐嫁得離家太遠,二姐就嫁在後溝。但還是不算後溝,屬於後溝大隊,是一個小自然村,離後溝二裏地。小的時候,他不喜歡二姐,雖然二姐也很喜歡他,但是,在家裏最能訓他的也是二姐。雖然二姐就嫁在附近,他也很少來。這次來二姐家,一是想聽聽二姐一家對吳有才家的看法,二是想來看看自己的娘。

他們到了就比較晚了,娘坐在炕上,姐夫在院子裏忙活。二姐看到他父女來,就開始忙著做飯。他和娘拉了一會家常,二姐也把飯做好了,二姐夫也把院子裏的活計忙活完了,大家都坐在炕上,圍著飯桌吃飯。

“還是二姐擀的麵條好吃。”李光茂用筷子挑了挑碗裏的麵條。

“你二姐也真是,不弄點菜,喝一盅!”二姐夫說。

二姐又出去把醋拿進來,放倒李光茂旁邊,“吃你的吧,你又不喝酒,廣茂一喝酒就睡覺,我們娘幾個還想嘮一會兒呢。”

李光茂喜歡吃醋,從小就是。

“廣茂,你和大女是從家裏來?”娘端著碗,仔細的看著兒子,好像看見兒子就不用吃飯了。

“就是,娘,先吃飯,吃了飯我和你嘮。”他不想讓娘在幾個姐姐家住,這幾年家家戶戶光景都好了,又不少娘這口吃的。主要是他從小就沒離開家裏人,成家以後也是一直有爹娘在身邊。娘離開村子,讓他這四十歲的人突然有了失去家感覺。可是,姐姐們非要往走接,他也沒辦法。

“哎,吃飯!”老人眼睛濕濕的,卻是笑著說。

很快大家就吃完了,春桃幫姑姑收拾利索天已經黑了。

拉著燈,一家人都上了炕,二姐夫在地上生火爐,給大家燒茶。

娘往李光茂的身邊靠了靠,“你們這次出來是為了什麼事?”

“張彩蓮前幾天去咱家給這裏大隊書記吳有才的二小子吳德貴提親了,今天人家去相看了,我們明天去他家相家去。”李光茂拉著娘的手說:“我也不太了解這家人的人性,想先來問問二姐夫與二姐。”

“大女,你看好那個孩子了?”二姑看著春桃問。

“我不知道,我爹看上了唄,因為這事,他這幾天心就沒落地。”春桃看了一眼爹說。

二姐看看自己的弟弟,他知道,廣茂人雖老實,卻是一個強脾氣,孩子老婆沒人能拗得過他,這幾年閨女大了,腰杆也挺直了,更聽不進去話。

“那也得你看得上才行,別盡聽你爹的。”奶奶看著孫女說,“看你爹蔫,和你爺爺一樣,盡自作主張,你媽又是一個他說什就聽什的角。你要看不上奶奶和你爹說。”

“娘,你別總說我,我是她爹,我能害她們?”李光茂接過姐夫倒的一碗水,放在炕上,“小夥子還行,不呆不傻,長相也還行,和咱大女一樣高中畢業,家境也是咱這道溝數一數二的,就是不知道他家人性好不好。”

“也是,”二姐夫忙活完,坐在炕沿邊,“要說這個家還算不錯,吳有才人不錯,他家那兩個兒子一直上學,也沒多見,據說還不錯,都是老實人。那個家,就怕他老婆和他兩個閨女,這三個人,那是村裏有名的潑辣貨,加上吳有才是大隊書記,那娘仨,可是沒人敢惹。”

二姐扭過頭問二姐夫:“那個大閨女在家,二閨女還在上學吧。你聽誰說厲害了?”

“就是厲害,都不是善茬。不過,兩個閨女最終要出嫁的,老婆子也快五十歲的人了,應該沒什麼跳頭吧。”二姐夫說。

李光茂聽著姐姐姐夫說,喝了一口水,有點了一鍋煙,說:“咱閨女嫁的是他家兒子,和他吳德貴過日子,又不和婆婆小姑子過日子。”

“哎,話是這樣說,可遇上厲害的婆婆小姑子咱家大女那弱性子,也怕是受氣。”娘看著李光茂說。

李光茂又挺直了腰,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在娘和姐姐麵前,他永遠是老大,他滿不在乎的說:“沒什麼事,都新社會了,還能成方四姐?”

方四姐是當地以及在整個山西北部內蒙中南部流傳的一個二人台小戲,戲裏的主人公方家四姐就是受婆婆小姑子得氣,一年整整忙十二個月。戲裏是按照農曆算的,要是按陽曆算才對。農曆閏月年還能休息一個月,那方四姐就是十三月忙了。當地人們把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媳婦總會戲稱方四姐。

看看李光茂一副堅決的狀態,大家就不再說什麼,開始轉移話題拉家常,可話題還是兒女身上。李光茂二姐也是三個孩子,都是兒子,老大老二都在外地打工,也都成了家了,老三還在上學。從自己的三個閨女,到二姐家的三個兒子,再到他們姐弟五個,一家人東拉西扯,一直到夜很深才鋪炕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