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第一章

初因避地去人間

更問神仙遂不還

(上)

南嶽衡山是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燕城市境內,群峰巍峨,氣勢磅礴,72峰逶迤800餘裏,貫穿7個縣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嶽獨秀風光好,曆史悠久名氣大,佛道並存影響廣,中華壽嶽眾人仰”著稱於世。

四時景色各極其勝,初春繁花,盛夏雲海,金秋日出,冬日雪景。每年吸引著無數遊客前往遊覽觀光。

祝融峰,海拔1289.8米,是南嶽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它是根據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傳祝融氏是上古軒轅黃帝的大臣,人類發明鑽木取火後卻不會保存火種和不會用火,祝融氏由於跟火親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黃帝就任命他為管火的火正官。因為他熟悉南方的情況,黃帝又封他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後又葬在衡山。為了紀念他對人們的重大貢獻,將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

祝融峰頂有祝融殿,原名老聖帝殿,明萬曆年間始建為祠。現在的建築卻是後來重新修建的。殿後有一碩大岩石,其上裝有石欄杆,北山風光盡收眼底。

西邊又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臨空,銀光四射,景色格外明麗。遊人站在台上,欣賞月色,較在平地上別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這裏也留有它的餘輝。正如明代孫應鼇的詩所描繪的:“人間朗魄已落盡,此地清光猶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見了。

可惜的是麵對如此美景,我的心情卻是糟糕透頂。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徒步登山,已是中午時分,蜿蜒而上的登山石階,遊人如織,站在山頂的大石上,看著旁邊熙攘的遊人,感覺卻像和我相隔兩個世界。

遙望遠處山峰間的繚繞雲霧,我的思緒也變得模糊起來,勝男,你在他鄉還好麼?是否愛我一如從前?為何連續兩個月都沒有回信給我?電話打不通?連QQ都不再上?難道,你也如三流劇本的劇情一般,已經移情別戀了嗎?

心中思緒千回百轉,長籲短歎,計無可施,隻有慢慢放開胸懷。

看看時間尚早,我決定去其他地方轉轉。由於我家就在離這裏不遠的HY市內,每年都來南嶽上香,所以對於主峰一些主要景觀早已爛熟於胸。這次既然一個人出來散心,不如就去其他峰頭轉轉吧。

都說南嶽72峰,其實除了上主峰沿途人多之外,其他山峰都常年沒有遊人前往。當然是因為路途艱險遙遠,而且景點很少的原因了。兜兜轉轉,不知不覺到了韶峰。這韶峰不大,峰頂地形平整開闊,卻別無他物,僅有一個道觀。

觀名:十方觀。我躊躇半響,邁步正要進門,門口一低眉垂目,貌似睡著的年邁道士忽地伸手攔住我,道:”施主,請買票。”我一愣,這麼個破觀還要買票?看來現在的經濟意識早已深入人心啊。連這人跡罕至之處的方外之人都知道物盡其用了。進得道觀裏麵,我立刻就後悔了,看來這10元門票白買了,整個道觀裏麵也是一片敗落,到處靜悄悄的,別說遊人了,就連道士也沒再見一個。隻在道觀最深處,有一小屋,供著一尊無名神像。

這尊神像甚是奇怪,竟不是我們所常見的人物形象,體型似龍形,長尾盤繞,四爪微曲,動作神態卻似猛虎下山,非龍非虎,卻又兼而有之。我一時心中大奇:怎地這樣的神像從沒聽說過啊?心中思量:管他的,既然來了,先拜他一拜再說。當下又買了幾根香火紙燭,推金山倒玉柱就拜了下去,口中喃喃念道:這位大神在上,如能保佑我秦宇飛黃騰達,財源廣進,日後必定給您修一座大大的廟宇,重塑金身,讓此地香火不絕,天下皆知。

我口中念叨著每次拜佛必說的誓願,心裏想想卻覺得好笑,這神像坐落在這荒無人煙的側峰,看來香火及其清淡,想來他自保尚有不及,哪裏還顧得上保佑我啊。哈哈。心念剛起,忽地一陣聲音從心底響起:你笑我們?

我大驚失色,回頭四顧,卻是什麼人都沒看到。探頭看向道觀門口,卻見那老道士仍然垂頭坐在門口,一動不動,離我甚遠。不禁自嘲:難道我最近睡眠不好,耳鳴不成?

“你不要東找西找了,是我和猛虎神在跟你說話。”這聲音又在我心裏響起。我猛抬頭,盯著那似龍似虎的神像看去,遲疑道:“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