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要上進的王書記(1 / 2)

秦揚驚呆了,這是怎麼一個人啊,尤其是這最後一句更是令秦揚不住動容,“咱們鄉衛生院要發展就首先要下了我這個院長!”這樣的話誰敢說得出來,誰又願意說出來?這真是一個值得敬佩的老同誌啊。“於院長,你不要灰心,究竟是什麼情況你可以向組織彙報,我雖然負責這衛生一塊,可是幹部的任免是組織上的事情,您這事情得找王書記,而且我覺得您實在不必這麼衝動……”

於有才打斷了秦揚的言語:“秦鄉長,我找王書記已經好幾次了,郭鄉長也是,可就是沒有一個後文啊,我便是縣衛生局也去了幾次,可是人家就是不依啊,我知道,你可以,您一定能幫我實現這樣的願望,昨天江蠻子家婆娘來墮胎,我就知道您一定是個能成事的人,我就求求你 了, 您就答應我吧,下了我這個不稱職的院長吧。”

這倒真是奇怪,一向隻有人求爺爺拜奶奶的“求官”,這可好,這眼前居然有個一心想要“辭官”的人,這實在有意思,而且居然跑了這麼多次鄉黨委與縣衛生局,居然都沒有給批準,這實在是奇怪啊。秦揚溫和的說道:“老院長,您就聽我一句勸,您的要求,我知道了,可不可以等我去您那看過之後,再做決定啊 ,您就再忍耐幾天行不行,我明天就去衛生院。”

於有才哪裏肯答應,秦揚少不得又勸又哄,這才將於有才勸走,這年頭還真是奇了怪了,馬文麗適時的走了過來:“秦鄉長,這於老頭找您又是為了辭官的事吧?”

看來,這馬文麗知道點什麼啊,秦揚於是笑了笑:“是啊,馬姐,這於院長還真是有趣,是什麼原因啊?”

“這說來話就長了!”馬文麗滔滔不絕的向秦揚解釋了起來,原來, 這於有才有個哥哥現在在香港,前幾年回過家探親一次,捐了不少的錢,修了一條馬路,還給縣捐了一個醫院,給柳堡鄉捐了一個小學,可是自從那次捐款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不過縣政府都知道這於有才的哥哥並沒有病故,因為他可是香港有名的富商,相關的消息電視裏都有,而且還是一個慈善家,這幾年捐了不少的錢物在各地,反而這他的故鄉卻捐獻得最少,這也不怨人家,當年文革的時候這老於家可被整得頗慘,不過,話也說回來了,當年要不是那些平日受醫治的鄉民們庇護,這老於家早已經沒了。

“您想想,這有個這麼有錢的哥哥在香港,咱縣裏,咱鄉裏,能虧待了老於頭麼?可是這老於頭就是倔,死活不肯去縣裏享福,就要在柳堡鄉做醫生,早幾年鄉衛生院在他的領導下確實風風火火,可是這兩年,有技術的人都紛紛的出走了,他老於頭隻覺得是自己一直沒能要來財政支持的原因,這一年來,沒少來鄉裏要求辭職。您說,這原本指望老於頭的哥哥能再為家鄉人民做點貢獻,這貢獻現在遲遲不來就罷了,還要財政拿錢出來,給一個鄉衛生院做貢獻,你說,這舍得麼?”馬文麗說起這些八卦來,倒是一個好手。

秦揚不禁的搖了搖頭,這是個什麼事兒!見著馬文麗如此的能講,秦揚所幸便又將自己的看法與她討論了討論,也將這獎懲的方案拿了出來:“馬主任,你看看,這是我準備新實施的獎懲方案你看有什麼藥修改的地方。”

馬文麗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原本想給秦鄉長來訴訴苦,尋求些更多的獎金與幫助的,沒想到這秦鄉長居然事先準備好了,這可太棒了,馬文麗雙手接過了秦揚所書寫的獎懲方案,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心中的熱情頓時降低了很多,這最為關心的物質獎勵這一塊絲毫沒有變動,隻是變動了一些精神鼓勵,什麼先進個人啊,勞模啊,三把紅旗手之類的,這些榮耀是不錯,也很好,可是馬文麗也自己有自知之明,這自己進步的空間已經是不大了,再多的榮譽也不能讓自己成為這縣計生辦的主任吧,做慣了主任的人可不喜歡去做副職,所以,這些榮譽對自己的吸引力那是很小很小的, 而且這種精神鼓勵對於村裏的那些幹事的人更加沒有什麼激勵作用了,這秦鄉長到底還是年輕啊 ,雖然看出了點什麼,也想到了增加人們的積極性,可是這問題的核心還是沒有抓住。

馬文麗斟酌了一下用詞,用手掠了掠頭發,將手中的那個獎懲方案恭恭敬敬的放在桌上,笑著說道:“秦鄉長真是觀察入微,看出了我們計生工作的難處與不足,我代表奮鬥在計生工作第一線的所有人員向秦鄉長表示感謝,我們終於找到了一位真心關心我們愛護我們的好好上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