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的泰蘭德爾空軍(1 / 3)

泰蘭德爾人的文明是建立在大家和平共處的局麵上的,他們在幾十萬年裏過著平靜的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從原始的部落到現代化的聯邦製,他們都體現為民主治國。多民族和平共處的局麵使得他們的字典裏曾一度沒有“戰爭”這個字眼。可是1萬年前,侵略者闖進了這片寧靜的大地,殺戮這裏的人民......泰蘭德爾人必須拿起武器,來反抗侵略者的暴行!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所以我認為學習才是泰蘭德爾人最犀利的武器!

幸運的是,最初的侵略戰爭是爆發在航海技術剛剛起步的冷兵器時期,這是一條關鍵的因素,這同時也給了泰蘭德爾人以學習戰爭的機會而不至於慘遭滅頂之災。然而可悲的是戰爭往往又是科學技術的催化劑,它給予各種先進殺人武器以舞台,這使得雙方的科技在一萬年的提高遠遠超過了自人類在那顆星球上誕生起幾十萬年的演化,它所給交戰雙方帶來的變故絕不亞於我們星球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人類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我們星球上有很多憂天杞人,幻想著地外生命是友好還是暴力,他們來訪地球的目的又是什麼?若我們一旦遭到外星人侵略地球該怎麼辦?我個人觀點認為,這些人應該慶幸,因為一個熱愛和平的鄰居或者遠親的科技不會很先進,而有能力到達我們星球的家夥一定是有著及高科技的,那些表兄的科技從何而來?我想不言而喻了吧?他們肯定是極其富有侵略性的民族!不過我想也不用太悲觀,因為地球上的人類本身就很有侵略性,所以我覺得,地球上的科技在宇宙中應該不是倒數。值得擔心的倒是有朝一日我們會不會成為侵略者?

嗬嗬,好像有點扯遠了,跑題了,好,現在言歸正傳!

在侵略戰爭的爆發初期,對戰爭還很陌生的泰蘭德爾人隻是自發性的抵抗,他們大多是村落,或者沿海居民組織起來的一個個小股部隊(暫且算是吧),用最基本的生產工具作為武器來抵抗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他們部隊與部隊之間無法取得聯係,更談不上配合,這樣的結果不言而喻,泰蘭德爾人一敗塗地,很快就將大片富庶的沿海平原拱手送人。

後來,當時的泰蘭德爾議會(君主立憲製)發現事態嚴重,因為當時泰蘭德而有位著名的長老曾推算,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一個月後侵略者就會進入泰蘭德爾市,那是整個大陸的中心!

但是幸運女神卻在這個危急的時刻眷顧泰蘭德爾人,有一個自稱是白色橡羽樹的使者的人來到了努大陸。他雖然長著蒙杜莎人的臉龐,但是他卻自稱是庫爾德人,他為危機中的泰蘭德爾人帶去了武器的樣本,教授他們戰爭的法則,並告訴他們和侵略者是沒有任何條件可講的。

如果回應他們,隻能以暴製暴!這名庫爾德人開始幫助他們組織軍隊,並學習使用蒙杜莎人的武器和軍隊建製,抵抗才漸漸變得正規起來,加之森林的阻擋和蒙杜莎人對氣候的不適,泰蘭德爾人才免遭滅頂之災,並讓蒙杜莎人速勝的計劃變為泡影。

由於他們的戰爭經驗就像一張白紙,所以他們在敵人那裏獲益匪淺,首先,他們的軍隊全部采用蒙杜莎人的建製,分為全軍總司令(元帥軍銜,我使用和地球上差不多規模的建製來介紹),和總參謀長,軍隊分為海軍,陸軍,空天軍隊三個大的兵種。下轄的最大作戰單位為“Luka”(規模大約為地球上一個加強師),總指揮設定為“Le journo”(就是地球上的師長,掛少將或中將軍銜)。在統一軍隊建製後,泰蘭德爾人同仇敵愾,自覺服從上級的命令,才讓戰爭開始平衡化。

從體型上講,泰蘭德爾人身高大約2.0米,比較瘦弱,擅長在森林裏奔跑,平衡性占優勢,但是體能遠不如他們的敵人強大。蒙杜莎人雖然矮一些,但是四肢粗壯。所以單兵肉搏,泰蘭德爾人在冷兵器時代不占優勢,尤其是Kono kolo騎兵進攻時,泰蘭德爾人幾乎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但是太陽神族人口要比蒙杜莎人多一些,並且他們很快就發現了蒙杜莎人很多致命的缺點。比方說Kono kolo臃腫高大的身軀使得他們的騎兵無法在潮濕泥濘且布滿灌木和荊棘的森林地麵上行走。

誠然,我前文中提到過,蒙杜莎人的甲胄和騎兵絕對是太陽神族的噩夢,在最初的戰爭中,蒙杜莎人在騎兵的優勢下攻城拔寨,踏平他們沿海平原上的城市。但是,隨著戰線的推進,戰爭開始在樹林陰翳的熱帶叢林中進行,而且太陽神族的主要居住城市都是和森林和諧相處的。

這種人,森林和諧共處的局麵,這是絕對值得地球人學習的。實踐證明,他們的確由於對森林的尊重而得到了很多實惠,除了食物,環境以外,還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森林還能將蒙杜莎人的騎兵阻擋在叢林的外邊。

騎兵無法進入森林,蒙杜莎人隻好派步兵進入森林,這樣一來,蒙杜莎人的優勢就消失了。另外,太陽神族自知在體力上不是蒙杜莎人的對手,他們的武器多以遠程並且帶有神經毒素的武器為主,比方說冷不丁就從高達樹冠中飛出的揮舞著風之歌的Tu Nminens騎士。

同時,泰蘭德爾人非常善於利用科技的力量來揚長避短,所以他們的武器大都靈巧精致,科技含量極高。當然,他善於學習的特點使得他們的很多科技都是從敵人那裏學來並加以發揚變得更強的。從最初的冷兵器到現在的高科技戰爭武器每次大的技術革新都是由泰蘭德爾人首先引領的,其後蒙杜莎人才能跟上。

在戰火的洗禮下,不光催生出一批高科技的先進武器,還有一大批有著優秀傳統的部隊。

泰蘭德爾人最初的勝利得益於Tu Nminens騎士,他們認為天空是沒有極限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所有高科技的武器基本上都賦予了空軍,他們理所當然的代言了努大陸上最高軍事科技。

泰蘭德爾航空兵師,這是一支有著優秀傳統的部隊,更是努大陸寵兒中的嬌子,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支成立於10000年前的部隊最初的成員竟然全部都是泰蘭德爾強悍的女人們!

太陽神族的女戰士們為了抵禦敵人,騎乘在Tu Nminens寬大的脊背上,揮舞著風之歌,將一支支複仇的毒箭射進蒙杜莎人的胸膛。

這支由女人組成的部隊在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同時,也被曆代太陽神族的傳說蒙上了傳奇色彩。畢竟,誰讓他們都是女人呢。

在太陽神曆法第5紀元(戰爭紀元)的0183年,蒙杜莎人突然在休戰20年後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對努大陸西海岸的重要軍事重鎮“Umoonoe”發動突然襲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後,該城鎮失守。這個城鎮的丟失,讓努大陸西海岸防禦立即癱瘓,並損失了很多武器裝備和參戰士兵。由於當時通信手段的落後,消息要過近半個月才能傳遞到首都泰蘭德爾,然後最高統帥部才能做出反應。如果那樣的話,蒙杜莎人勢必會長驅直入,繼而占領富饒的西海岸糧食產區——“Btalo”平原。這將是個毀滅性的結果。

駐守在該鎮的女戰士們不畏強敵,勇敢地衝在最前麵,給駐守在該鎮的太陽神族的男人們以鼓舞,大家奮起抵抗,無奈敵眾我寡,在數倍於自己強敵的猛烈攻擊下全軍覆沒。但是這些戰士們沒有一人選擇投降,全部戰死在衝鋒的路上。

該鎮失守後,當時的空騎兵頭領,女英雄Lnatia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與她的Tu Nminens飛行6000多公裏,及時將蒙杜莎人進攻的消息傳到了泰蘭德爾市。由於日以繼夜飛行的勞累和傷痛,她與她的Tu Nminens是從空中栽向太陽神殿地麵的,Lnatia跌落後用雙手的力量一級級爬上了太陽神殿的台階......

女英雄犧牲了,但是她帶來的消息使太陽神族快速作出反應,及時堵住了口子,成功守住了Btalo平原從而避免了災難性的後果。

為了紀念Lnatia,太陽神族決定重新建立一支由女性組成的空中騎兵部隊,命名為“Lnatia”空中輕騎旅,當時很多女性以加入這支部隊為驕傲,報名踴躍。在經曆了嚴格選拔和嚴酷訓練後,有1024名絕色女子脫穎而出,成為優秀的騎士。在後來的戰爭中,她們傳承著女英雄堅毅而勇敢的信念,翱翔在La Daime的天際,為自由和保衛家園而戰鬥著......這支部隊,就是泰蘭德爾航空兵師的前身。

現在的泰蘭德爾航空兵師已今非昔比,裝備著所有努大陸最先進的武器。

“La gonlaer”,飛龍戰機,輕型飛行格鬥武器,主要參數:

乘員: 2人

機長: 16.8米(地球度量衡)

機高: 4.65米

翼展 12米

翼麵積 122.5M2

全機空重 68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6509882千克

準能量攜帶 153千克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258千克

引擎(主) TL--1000型高能引擎×2

引擎(副) TL--Fax--080×4

能否垂直起降 是

最大速度 133馬赫(滿載,無防護罩)

最大速度 76馬赫(滿載,防護罩開啟)

最大航程 350000千米(滿載)

實用升限 空天型飛機,空天航母艦載也可

升率 72馬赫/秒

掛載點 0個

導彈收納倉 8個

空對空導彈 DM-Dot×8

熱照射炮 ×4

防護罩 ×1

有兩對機翼,主翼為前掠翼,副翼在機身後側,高度低於主翼約30厘米,主要作用為保持平衡和快速轉向能力,配有2個主引擎和4個副引擎,主引擎配有TL--1000型發動機的高能引擎,這種引擎要比6000年前它的祖先TL--1型先進很多,WS—Dos(WS晶石所提煉出來的能源,詳見努大陸生態)在這種引擎下運行的利用率可高達百分之98.8%,並且運行時不產生任何的噪音。可以在一秒鍾內將飛龍戰機從靜止提升到6倍音速。四個副引擎可以呈球形無死角轉動,每個引擎都可以獨立向球半徑內所有方向提供作用力,這可以讓飛龍戰機做出各種各樣的複雜動作。

它的駕駛艙可以乘坐2人,帶有慣性緩衝裝置,置身其中無論飛行器作何種複雜動作都可以讓置身其中的飛行員感到像坐在屋子裏一樣平穩。它的操作係統接受語音指令,智能化CPU甚至可以在駕駛員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自動執行相應的避險指令,當然作用還十分有限。

駕駛艙儀表盤采用激光科技懸浮顯示,簡單明了,駕駛艙內壁采用先進的“TT--SR”技術(地球上還沒有),飛行員可以身在其中享受以自身為中心的球形全外景觀察模式。(簡單說,就是好像飛船沒外殼阻擋視線一樣)

像所有的泰蘭德爾飛行器和戰車一樣,在非常精致的同時也非常嬌嫩,因此它的機身表層有一層“ST-WR”防護罩,這種防護罩我必須要說明一下。

“ST-WR”是200年前開發的泰蘭德爾獨有的技術,因為泰蘭德爾人的武器大多很精密,科技含量高,,所以他們的武器極容易被摧毀,甚至在非戰時的故障率也很高,為了提高武器的使用壽命,泰蘭德爾人開始研發新型裝甲科技,無奈泰蘭德爾人的特種裝甲技術遠遠比不上他的敵人,研發,遇上了瓶頸。

後來,泰蘭德爾著名科學家O’konna在一次常規裝甲合成材料試驗中,偶然發現努大陸上獨有的一種叫做“ST晶石”的礦物可以在液化電離時圍繞四周產生一種能量波,可以將靠近它的一切化為灰燼,但是距離反應中心到能量波作用麵之間大約2米左右的距離是安全的。

於是,在科學家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實踐精神下,這種偶然發現的反傳統保護措施被使用在了戰車和飛行器上,第一架裝載有“ST-WR”防護罩的飛行器樣機試製成功了。但是,在飛行試驗開始7分鍾後該飛行器突然爆炸,試飛員喪生。

科學家稱了眾矢之的,但是他沒有氣餒,他將事故現場收集的殘骸和各項技術指數嚴格進行分析,吸取教訓,終於成功的將該防護罩用於實戰之中!極大限度地避免了傷亡。

但是該防護罩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啟動時需要發動機所提供的能量完成“ST”晶石的液化,能量消耗極高,而且在發動機停止運作時,這層防護罩是無法提供任何保護的,並且高能耗的防護罩也使得安裝此防護罩的戰車還有飛行器的續航能力有很強的局限性。所以,飛龍戰機不可以進行時空跳躍這種高能量消耗的動作。這層防護罩開啟時,也對它的機動性有一定的局限。這對需要快速的空中格鬥影響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