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星係!(2 / 3)

第二顆名為Kakuliedo,直徑4800千米,由於它的自轉較慢,表麵也沒有大氣的保護,所以它具有著Ω星係中最劇烈的晝夜溫差,白天,它的溫度高達4000多攝氏度,夜晚,則會降到零下200攝氏度。最為奇特的是它的軌道麵和Ω主序星的赤道竟然是垂直的,所以觀測難度較大,它也因此是最後一顆被發現的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它被發現至今,天文學領域就它的起源問題開始爭論不斷。不過10000年前由著名的蒙杜沙天文學家Seda提出的“俘獲說”得到了兩個大陸的認可:由於它的軌道不同於所有的行星,就這點可以斷定,它絕對不是和其它12大行星同宗起源,它應該來自與外星係或宇宙空間,在靠近Ω主序星時被強大的引力所捕獲。 因此,古艾德加語對此行星的稱呼與蒙杜沙語是一致的。

它沒有天然衛星,隻有650年前由蒙杜沙人發射上去的“真理”科考衛星圍繞其旋轉。它距離Ω主序星1.1億千米。

第三顆行星為叫做Ganalii,在蒙杜沙語中譯為“藍色的精靈”;古艾德加語為Lo Gbiassa,意思為神樂園。它距離主序星2.1億千米,直徑為10800千米,有兩顆衛星圍繞其旋轉,它是除了EP20060607以外在Ω星係中另外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雖然它的上麵都是低等生物,但是物種的多樣性仍然讓雙方的科學家們驚歎不已。它的大氣充斥著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硫,它的飲水苦澀而有毒,但是上麵的生命用另一種奇異的生物化學進行演變而占據了這顆星球。由於較高的氣壓和比較強烈的溫室效應(為La Daime的10倍),它的表麵溫度通常在60攝氏度左右。

它的大氣層非常厚重,以至於我們無法透過厚重的雲層看到它的真麵目,正因為此,它也擁有著這個星係中最為豐富多彩的天氣變化:電閃雷鳴,降雨充沛,火山噴發所帶來的大量硫化物溶於雨水降到地麵進而流向湖泊和海洋,這使得它的水中含有大量的砷和硫化物。

在420年前,匹諾米歇爾大陸曾經啟動過一項名為“外科手術刀”的Ganalii改造計劃,讓它變為一顆宜居的星球,但是由於改造難度過大,再加上戰爭所造成的經費緊張,此計劃一直未能實現。

在高倍天文望遠鏡發明初期,人們用天文望遠鏡第一次看到它藍綠色的海洋時,也曾引起過人們的無限遐想;催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幻和影視作品。但是後來由努大陸發射的第一顆名為“太陽使者”的探測器成功登陸Lo Gbiassa時,它發回的一張張高清晰照片給大家的創作熱情澆了一盆冷水。

第四顆行星為:Masakulo,譯為“陰陽臉”,這是因為這顆星球是一顆沒有自轉的星球,它的一麵永遠朝著Ω,但是真正讓它被稱為“陰陽臉”的原因是,它是EP20060607上能用肉眼能看到的第四大天體(繼Ω主序星,海月星,海皇星)。每當夜幕降臨,它在Ep20060607的東方冉冉升起,永遠隻露著半邊臉,而另一半則是一塊清晰可見的黑暗輪廓。它的直徑為6600千米,有5顆不算很大的衛星繞其旋轉,其中4顆都無法在自身重力下形成圓形。

這是一顆死寂的星球,沒有生命,沒有火山運動,隻有萬籟俱寂的沉靜。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北極地區有一個巨大的坑洞,直徑為500千米,深100千米,這一直是雙方科學家無法解開的迷。不過有人猜測它可能是在星球形成早期隕石的撞擊坑,猛烈地撞擊導致行星停止了自轉。這個假說普遍得到大家的認可。

它的地貌以深灰色的沙漠為主,由於沒有大氣,它的地貌很少發生改變。它也是EP20060607最近的行星鄰居,距離主序星3.3天文單位。距離EP20060607三千三百萬千米。

第六大行星為Flong Satam,在古艾德加語中譯為“充滿力量的”,它距離Ω17個天文單位,是一顆巨大的氣體行星,質量為木星的8倍,它巨大的引力使它周圍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小Ω星係,甚至它有6顆衛星的直徑超過了1萬千米。有證據表明,它的內核溫度正在逐年升高,在未來的某一時刻它的熱核反應將會點燃,形成一顆紅矮星,屆時,它的某個行星將會變為生物的宜居地。

第七大行星叫做:Hagamiyamo,這是一顆奇特的星球,它擁有著一個距離它僅僅有43萬公裏的超大雙胞胎月亮;Hagamiyamo直徑7600千米,它的月亮直徑為6800千米,與其說是它的衛星,倒不如說是它的姊妹星,他們在軌道上圍繞著它們之間的中點旋轉,像跳著一曲浪漫的華爾茲,說不清誰是誰的衛星,學術界普遍認為,大者為尊,獲得行星的命名權。但是它的月亮也有一個美麗的名字:Kashyia,在艾德加語中是一個陰性詞,譯為“伴侶”它們距離主序星25個天文單位。

匹諾米歇爾大陸在空間探測技術蓬勃發展的700年前,曾經連續發射過多枚探測衛星,它們驚奇的發現,Kashyia上麵竟然有著儲量豐富的WS晶石!這個發現轟動了整個大陸,如果能將它們開采出來,戰略的天平將會大幅度向匹諾米歇爾大陸傾斜。於是,名為“暴風”的WS晶石開采計劃啟動。可是,對戰爭的狂熱衝昏了蒙杜沙人的頭腦,他們很快發現,在Kashyia星球開采礦石的費用竟然高於本土開采的幾百倍;更為糟糕的是,當時正處於兩個大陸戰爭的白熱化狀態,在此期間,不斷有太陽神族的太空星艦和空間巡邏飛船襲擊並綁架運送礦石的飛船,太陽神族占領礦石運送飛船後直接將這些礦石運到努大陸,這令蒙杜沙人極為惱火,最後不得不終止該計劃。

第八大行星叫做Kuta,譯為“冰雪世界”,但是事實上,這是一個巨大的岩石行星,這令很多科學家感到疑惑不解,因為岩石行星的直徑一般不會超過20000千米,但是它的直徑卻有37000千米,上麵的低窪地有很多液態氮形成的湖泊,它的大氣幾乎全部被液化甚至結冰,晶瑩剔透的冰晶附著在它的岩石表麵上,形成一個白色的世界,在行星發現之初,人們一直認為它是一個巨大的冰疙瘩,反射著慘白的陽光,當時人們認為它的直徑在4000千米到6000千米之間。

後來,太陽神族發射的探測衛星由於事先對該行星的各項參數估計不正確,在進入該行星軌道時,直接受其巨大引力的拉扯而墜毀於Kuta行星。這件事引起科學界對這顆行星的高度重視。時隔數年,蒙杜沙人在重新計算各項參數以後,終於將一顆名為“真理探求者”的空間探測衛星成功發射上去,這才揭開了Kuta行星的神秘麵紗,這件事在EP20060607上轟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