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黃皮子紙(2 / 3)

隨後,老頭給二人安排了住處。龍丘日和勁秋趴在床上都不想起來了。老頭說:“二位有不少天沒碰過床了吧?!”勁秋把頭貼在被子上點了點頭。

第二天,龍丘日把從墓裏帶出的東西給這老頭看,問他哪裏哪裏能賣掉。老頭看看他手中幾件明器,說:“好東西!我給你介紹個人,他是專門倒賣這些東西的,不過,這人有個規矩,就是不是熟人他不買賬,而且從不議價,但是你放心他出的價都是絕對值的。

當天,二人便跟著老頭找了個小孩帶著他們上鎮上找這個人。因為這個村子離鎮上遠,所以要想到鎮上去還必須走三四裏的路,而且還要過一座山。帶路的小孩裹著件大棉襖,破破爛爛的,腳上穿著一雙不合足的破布鞋,露出來的大腳趾頭都凍得通紅。

龍丘日問這小孩:“你叫什麼名字呀?!”小孩笑嗬嗬地說道:“我叫謝家國,爹爹說要我以後長大後能保家衛國。”勁秋哈哈笑道:“嗯!有出息,等會叔叔帶你去大吃一頓。”小孩樂得在前麵屁顛屁顛的。但是龍丘日和勁秋都知道,現在的時局還保個屁家衛孫子國,大宋皇帝都躥到了江南去逛青樓了。

三人很快就來到了山前。小孩說這座山叫房山。龍丘日看了看,發現這座山真的像座房子,整座山蔥蔥鬱鬱,上麵是斜坡,下麵卻是筆直下來。樹木在這豎崖上都垂直著生長著,好像地心引力對它們並不管用。小孩說這山上隻有一條小路,走其他的地方就會被這山上時久不散的瘴氣給毒死。

這山的東側腳下有人修建的棧梯,順著山梯能上到山頂,然後再從那條小路下山。這棧梯是用繩子把木頭一根根綁起來的,有些地方因為年歲久遠都已經壞掉了,留下了一個個橫形的洞。小孩帶著他倆走上了山上,才看見茂密的叢林中有條寸草不生的小路,路上麵明顯有人剛剛踩過。小孩說蓋天是趕集日,那時候的人都“則應”(俗話,指習慣的意思)下午到集市去趕集。

這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時候人千萬不能跑,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山的這麵也有棧梯通向山下,這棧梯是帶著好幾個彎的,就是為了避免直著下去人會控製不住。

勁秋好像沒下過山,他興奮地衝了下去,以為這樣能跑得更快,但是他跑起來就停不住了。這棧梯上又沒有什麼可以擋的,結果他想停都停不下來了。勁秋開始還不怎麼害怕,但是後來他的速度越來越快,雙腳都不聽使喚了,結果一個踉蹌就跌倒了。他一跌倒就作球狀滾了下去,一直滾到頭到了大路上。龍丘日在後麵追著發笑,但是一看勁秋睡在了大路上不動便發慌了。他跑過去一看,勁秋昏倒在地,身上滿是傷痕,而且他的頭上還開了口子,血直往外流。龍丘日趕緊扶起他由小孩帶著找到了一個大夫,縫補包紮好傷口,勁秋才慢慢地醒來。大夫一聽說是因為下山時沒止住腳步便笑得合不上嘴,龍丘日也嘲笑勁秋道:“看你那剛才的勁,真比看到漂亮的姑娘還激動。”

這一事真的是節外生枝,隨後,二人便來到了鎮上那位玉老爺。這個人不是姓玉,隻因常年和金銀玉打交道,所以人稱玉老爺。等二人見到這位玉老爺時,看見他那滿嘴的黑牙,還有那波浪般的眉毛,閃電般的眼神,就心生不悅,心想這人咋長這麼不和諧呢。但是這玉老爺看見這小孩卻十分高興,說:“怎麼?家國帶這二人來時何意呀?!”說著就從懷中掏出幾兩銀子給小孩。小孩借過銀子說:“何老爹叫我領這二人來您這的。”

龍丘日對小孩說:“你去玩,別走遠,等會帶你下館子。”然後,轉過身對這位玉老爺說:“玉老爺嗎?晚輩今天來是想······”“行裏的規矩不懂嗎?水不外流,話不外遊,進來說!”

玉老爺領著他倆到後麵裏屋去談。

玉老爺問:“你們是幹什麼的?”龍丘日說:“說我們倆是盜墓的你信嗎?”“哎···?!豈能這麼說呢,我看你們是來放金的吧,南方人。”龍丘日知道這是在說行話,就說:“晚輩二人初來乍到,新手,在這古墓裏隨手帶了幾件出來。”玉老頭笑了一笑,說:“我就知道你們倆是烏飛,從上元裏放出了多少明器啊?”勁秋十分疑惑,就問:“什麼是烏飛,這上元又是什麼意思?”玉老頭一臉傲慢相說:“這是你們放金這行最基本的話,你們竟然不知,這烏飛即新手,上元即古墓,還有好多,像明器就是指古墓裏的寶貝,放金能手就叫金飛,等等,以後慢慢就知道了。”龍丘日雖對這玉老爺不滿意,包括勁秋看他也不是很舒服,但是不得不佩服他能懂得這麼多的行話,看來這天下盜墓者不分東南西北都已經形成了一個係統了,連暗話都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