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高州(2 / 2)

聽到馮盎的話,下麵的人都陷入了思考,蠻人不開化,不知禮教。除非把他給打痛了,否則是不會理你,更不會投降的。幾個家族出了錢和經商之外的人外,別無其他。除了幾個在馮盎收下做小吏的人外,並無在朝廷出仕之人。所以對於朝廷的情況和朝廷對於這件事的看法也不得而知,管肯定要的,但是熟悉政治的人都知道,馮盎這幾天一直不出兵剿滅叛亂的土著人,不是外界的傳言,而是估計士兵的生死,強攻的代價太高了,高得他承受不了。還有救是靠城裏的三千兵馬加上外麵的三千駐軍也拿不下那幾萬洞撩族人。首先還是寧家的家主寧城說道:“回馮大人的話,草民以為洞撩人造反究其原因乃今年高州大旱收成不好,無多餘存糧向洞撩阻銷售,還有就是因為大旱朝廷缺沒有減免賦稅。每一家人都在冬季揭不開鍋,在一些人的挑撥下才會造成目前的情況,垂涎漢人城市富貴但是遇到朝廷的軍隊就馬上退回去。”等寧城說完羅大昭接口道:“寧家族說的不錯,如今解決的辦法就隻有兩個其一就是給這些洞撩人糧食和談退兵,其二就是派兵剿滅。”馮盎聽了幾人的話,不肯定也不否定,看到自己的兒子,於是問道子戴你有什麼看法。馮子戴今年剛過20呢,前短時間才參加的冠禮,但是馮子戴自幼便有神童的稱呼,詩詞相當好,經常給馮盎一些注意就是活了幾十年的馮盎也不由的拍手叫好,加上他在斷案上也很有天賦所以一般的事都帶著馮盎給他安排了一個幕僚的身份,既是是為了培養他也是為自己死後,馮氏一族不至於落敗,大哥膝下無子所以大家族裏就一直看好馮子戴。

聽見父親問自己,馮子戴趕緊起身對著周圍的長輩躬身道:“回馮大人的話,下官以為寧家主的主意不夠完善,除了其一其二還有其三。這個其三就是先打,打趴了他們,再給他們糧食。寧家主的其一隻會讓這些人養成了習慣一旦有事就用這個方法來對付官府,不是長久之計,其二與此相同沒有後最終的處理辦法,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萬一給逼急了,就算朝廷派兵過來剿滅了他們,但是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損失很大。可謂得不償失,再者說了,這些土著人也是大唐百姓,我們也不能趕盡殺絕,何況天大旱我們也有救濟的責任。不可否認這其中也有刁民,所以我認為是要大,也要救濟。”聽了馮子戴的話,周圍的人都不由的點頭,這個時候還沒等馮子戴說話,外麵進來一個侍衛對著馮盎說道:“大人,城外外麵來了兩個侍衛說是太子的車駕到了城外幾十裏,他們是前來稟報的。”聽到侍衛的報告,幾人都同時站起來,於是馮盎吩咐道:“通知城裏的大小官員,半小時後去城外迎接太子的車駕。極為家主也一起去吧,於是去衙門準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