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前往高州(1 / 2)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就起床,同時還有阿福。來到外麵已經準備好了儀仗隊,同去的還有散騎常侍韋叔諧,這個還是李承乾想了一個晚上還去打聽了下才知道散騎常侍韋叔諧 ,曆史上知道這個人,很有口才而且是個很正直的人,在皇帝身邊也是一個充當監督的角色。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是由於一直在皇帝身邊,還可以彈劾朝廷大臣,所以對於他來說,很多人甚是畏懼。再出發的時候承乾就找到李世民讓他把這個人也派上和自己一起去,作用有很多,後麵就知道了。儀仗隊裏基本上就是朝廷的禦用儀仗隊,不過還有一百多人的東宮侍衛,和一百多位右衛士兵。看到這個儀仗隊,李承乾就想到做這個車駕過去,那得多少時間,如今高州的情形很是微妙,去晚了恐遲者有變。而散騎常侍韋叔諧 也就三十歲左右,向來快馬 趕往應該沒有什麼關係。於是對其說道:“韋大人,如今車駕行駛緩慢,等到達高州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你看如今高州形式嚴峻,必須早日到達,不知道韋大人有什麼辦法解決?”韋叔諧低吟了下道:“的確這樣子不行,戰事發生必須早起過去?車駕是必須的他顧及了皇家的尊嚴和太子你的身份,太子殿下以為應該如何?”雖然對他的回答趕到無語但還是說道:“我現在的打算就是,我先快馬趕往高州,你隨著車駕隨後就來。不知道韋大人意下如何?”韋叔諧想都沒有想說道:“這個不行,太子殿下怎麼可以如此冒險,還是我去吧。”李承乾知道他在擔心什麼,不過自己知道高州之行是有驚無險,這個可是一分大大的功勞哦,如今自己在朝廷的分量還不夠,於是趕緊道:“韋大人擔心了,高州總管馮盎乃一個爭議忠貞之士,不會叛亂的。退一步說我帶一批士兵過去,就算有事我也可以全身而退。想我父皇當初還是戰場上走下來的,每戰必身先士卒。我不能弱了我李唐的名頭。所以就這樣決定了,請韋大人隨著車駕盡快過來,我帶著一些士兵先行一步。”見李承乾心意已決,於是說道:“既然這樣,就請太子殿下一路小心。這件事我會上報給皇上。”李承乾知道這句話是有多重意思的,一是自己出事了,他沒有責任。而來也是可以幫自己增加在李世民和朝廷大臣心裏的分量。無論哪一個對他都沒什麼影響。

於是李承乾大聲問道:“有哪些弟兄願意和我先去高州。這次去打頭陣不過還是有危險的。願意去的都站出來吧。”很快麵前站的全是是士兵,基本上都站出來,讓李出去很是 欣慰呢。不過大聲說道:“我隻帶30人前去,餘下的隨著韋大人一並過來吧。”見李承乾這樣說,這個時候一個零頭模樣的人出來說道:“太子殿下,就讓末將隨太子一起去吧,我定當帶領屬下保太子周全。”毛遂自薦的人士啊,李承乾感興趣的問道:“你是誰的屬下,叫什麼名字,擔任什麼職位?”小將說道:“小的是右衛校尉,叫蘇定才。”聽到叫蘇定才不由的托出口道:“蘇定才,蘇定才,蘇定方。”聽到叫蘇定方,蘇定才一震的低聲問道:“太子殿下怎麼知道我大哥的名字?”“你大哥,你大哥叫蘇定方?”李承乾欣喜的問道。蘇定才道:“是的,我大哥才華橫溢,是個很厲害的將軍,不過他現在不願意出來做官,一直待在老家呢。”欣喜的知道蘇定方這個人,而且還沒出來,以後一定要把他拉過來。於是說道:“蘇定才你和你的屬下就隨我去高州,餘下的人就和韋大人趕緊趕到高州。”於是向韋叔諧打了招呼帶著阿福和三十餘騎騎兵。這個是因為整個車駕都是騎馬和坐車的。一行人快馬趕往高州,曉行夜宿。在路上李承乾知道這個蘇定才和蘇定方乃同宗族人。當年都是劉黑達的手下,後來又去了竇建德手下當兵,受到了竇建德的知遇之恩,所以竇建德死了後,李世民得到天下,蘇定方就一直隱居不問世事。好像還得幾年才被李績抓出來建功立業。但是李承乾根據曆史知道打突厥的時候,蘇定方應該出來了,但是 蘇定方沒出來,蘇定才出來了。也去打過突厥,就是不知道這個蘇定才的才幹怎麼樣?於是問道:“蘇校尉,蘇定方如今隱居在何處?難道你也不願意讓你這位大哥走向仕途建功立業嗎?”蘇定才說道:“回太子,我大哥,脾氣比較倔,我曾經勸過他很多次都被拒絕了。族人也曾勸過,但是都沒有什麼作用?”李承乾不放棄的問道:“你大哥如今在何處?”蘇定才道:“上次來信說,大哥還在荊州城裏,好像做的是屠狗生意養活自己。”李承乾聽到蘇定方的職業心理不由的發笑,古人勇士多屠狗,沒想到這個蘇定方也是幹這行的,於是說道:“我們如今趕往高州,就順帶進入荊州城裏去見見你這位大哥,順便補給一下。”聽到李承乾的安排都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