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得到人才(上)(1 / 2)

時間過得很快,這段時間,除了上朝就是一個人在東宮努力回憶下關於唐朝的一切相關曆史和有名氣的牛人,還有就是秦叔寶剛認的女兒,小翠正式叫秦小翠,而且經常來東宮,其實就和太子聊天,聽李承乾講以前的事,當然這些事都是多半假話。不過小翠還是樂滋滋的。而秦國公的女兒找到了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李世民知道了賜封秦小翠為安平郡主。這個榮譽隻有網頁的女兒才可以稱為郡主,而秦叔寶雖然貴為國公,但是和王爺還是有差距的,對於這樣的恩賜,秦叔寶可是感激涕林。其實在後來的有一次就發現了小翠對自己可能有愛慕之意,但是李承乾現在不想考慮這個事,自己的真實身份不到16,雖然在古代算是成年人了,但是他還是一時間轉不過來,就是長孫汙垢也多次暗示他該考慮了,但是都被李承乾裝傻給糊弄過去。不過在這次的期間,李承乾發現了一個生財之道,那就是在那個軍刺裏發現幾粒辣椒種子,這個東西他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發到裏麵的,以前的邱誌強在保衛重要任務的時候,就經常吃辣椒,一個是為了提神,刺激自己的神經,另一方麵也是由於他以前老家是四川的原因。所以就常常帶幾個辣椒上。這次的發現對於他而言簡直就是天降橫財的感覺。所以發現了後,就親手在東宮的一個適合的角落裏做好了準備,就等來年開春就種下去。

還有半個月就是元旦節了,這三天唐朝的所有的官員除了一些輪班的人其他都放假三天。由於今年有幾件大事,其一就是打敗東突厥,俘虜頡利。大和國稱臣,其二就是自己這個太子脫胎換骨了。其三則是在李世民的鼓勵之下,全國農桑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相對於前幾年餓死人的情況,今年好了太多,一般的家裏都有些餘糧了。所以與前幾年相比,今年都是一個可喜可賀的年,李世民提前半個月就說道今年可以好好的過一個年了。和往常一樣,李承乾上完朝和李世民單獨待一會後就離開了,同一個習慣,李承乾離開李世民的書房,出了皇城,在外麵有李外福和準備的兩匹馬,計劃今天去長安大街上逛逛,來了幾個月了,李承乾還沒有逛過呢,由於不習慣前呼後擁,所以李承乾打發了侍衛,換了身便裝就和李外福上馬向外騎去。看著大街上熙熙攘攘的百姓,李承乾就在感慨,雖然戰亂不斷,但還是沒有影響長安城的繁榮,百姓的臉上也沒有戰亂的慌亂,各大店鋪也是客流不斷。這個時候李承乾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知道他的那幾十個兵如何了,如果沒有偷懶的話,這幾十個人的作用十分的大,所以當初的訓練也是十分的嚴格,別說隻剩下三十多個人,就是隻剩下三個人也得那樣選擇,好在那些人的身體和其他方麵都不錯,勉強達到了他的要求。

正在李承乾沉浸於思考中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麵圍了一大群人,兩人下馬後,發現一大群人圍著一個中年和一個老年人指指點點的,而這個中年卻是一身邋遢,神情也不是很好。老人的情況也不是很妙,身上都還有血跡,神情萎靡。四周人卻沒有去幫忙的,本來李承乾想叫人去找衙門的人處理的,快到年關了,這些事都必須處理好,但是當李承乾發現那個中年人身上別著的那把刀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些東西,於是對著阿福說道:“你馬上去找一輛馬車來,馬上找來。”很快馬上就來了,李承乾親自去扶起那個老人讓阿福去扶車夫到車上,感覺到有人在服自己,中年人和老人也發現了,對方依著華麗,恐怕也是些達官貴族,很想拒絕,但是幾天沒有吃喝還被人毒打,身上早已經一點力氣都沒了。所以動了動嘴卻沒有一點聲音。二周圍的人見到這個情況都很自己的散開了。車子很快到了皇城,在東宮裏,李承乾本不想暴露自己會醫術的能力,但是這兩個人的身體情況實在是太糟糕了,所以隻好自己來動手,讓侍女準備了水後,阿福親自去給兩人清洗了下,李承乾看到兩人身上的傷口讓人心寒,一條條傷口還在浸血,甚至都有腐爛的地方了,快速的幫兩人清除身體的腐肉,然後快速的包紮好傷口,雖然又流了血,但是經過處理下的兩人臉色也好看了點,李外福雖然受不了這個氣味,但是看到自己的主子都能忍受,所以還是堅持了下來。在包紮好後,讓廚房準備了不少的補品,等兩人醒了就給他們喂下去。而到中午的時候就醒了,本在書房看書的李承乾聽到了稟報後,就親自去看望了兩人,見到兩人的傷口沒有感染,坐在了床邊,而且氣色很好多了。見到李承乾來了,兩人趕緊道謝李承乾的救命之恩,但是被李承乾給拒絕了,說讓兩人好好養傷,說感激的話留著以後吧。又讓人仔細照顧了他們後,李承乾在那說了會話就要離開了,這個時候老人突然跪下說道:“謝謝大人的救命之恩。”說完中年人也下跪了。之所以認為李承乾是當官的,還是因為他們無意間透過窗戶看到外麵侍衛,在這個長安裏除了一些高官,別人的府邸是不能有侍衛的。李承乾趕緊去扶起來兩人,但是老人又懇求道:“求大人救救我的兒子。”而中年人也是懇求道:“求大人救救我弟弟。”對於這一點比較難辦,但是李承乾還是說道:“你們先起來,如果可以救我一定救。你先給我講講到底是怎麼回事。”老人聽到了後和中年人起來氣憤的說道:“我叫王齊,這個是我大兒子王元成,還有一個就是小兒子王元寶,我們幾人和幾個仆人中年在外經商,去過不少的地方,後來我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