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仰是前行的明燈(1 / 1)

決策箴言

作者:黨恩

民無信不立,是中華文明曆久不衰的經典,也是奮鬥90年的中國共產黨贏得全中國人民信賴和尊重的根基。

民無信不立,語出《論語》:“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之,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之,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坐吃山空,食再多也吃空;一盤散沙,兵再強也潰散。民之有信,缺食,可努力豐衣足食;弱兵,可逐步富國強兵。所以,“民信”乃第一要件。

信仰是人類對崇高價值目標的敬仰和追求,它關乎一個人的精神境界,關乎一個政黨的目標指向,關乎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不同的信仰,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觀,體現的是觀察事物的不同的方法論。

90年前,我們的革命先輩為什麼不惜拋棄殷實、毀家紓難,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率領萬千民眾赤手托起即將沉淪的中華大地?因為他們堅信,黨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必有勝利的一天。也許他們自己看不到那一天,但他們都懷著必勝的信念為那一天而奮鬥。有了如此堅定的信仰,他們在那艱難困苦的歲月中才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勇氣,才會絕路逢生、創造奇跡。誕生在那艘紅船上的中國共產黨,今天已經發展到擁有近8000萬名黨員,她的光輝曆程反複證明: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根本保證。

信仰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科學的信仰不可能來自樸素感情或自發意識,而是建立在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深刻認識的基礎之上。有了理論上的清醒,才能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信仰的堅定決定著實踐的自覺性。今天,我們已經不缺乏發展生產力的自覺性,缺乏的是對信仰的堅定性,缺乏的是高度的政治自覺。

信仰是暗夜裏的燈,是催人奮進的鼓。今天,在體製轉軌、社會轉型、文化多樣、利益多元、人們麵臨種種誘惑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談信仰;在我們黨90華誕的時候,談論新時期共產黨員的修養,更是不能不談信仰,或者說首先要談的就是信仰。對信仰是牢記還是淡忘、是持守還是迷茫,這是檢驗一個共產黨員合格與否的“試金石”。

堅定信仰,我們會更加自覺地以祖國和人民利益為重,永遠保持勞動人民本色,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努力工作、奮鬥不息!堅定信仰,我們才能團結人民、喚醒人民,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乘風破浪、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