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心靜脈留置雙腔血液透析導管的分析(1 / 2)

中心靜脈留置雙腔血液透析導管的分析

臨床研究

作者:徐研 袁園 王晶 王曉雪

【摘 要】對應用中心靜脈留置雙腔血液透析導管方式對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1例。采用常規置管方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中心靜脈留置雙腔血液透析導管方式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血液透析治療效果明顯優於對照組;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的人數明顯少於對照組;血液透析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明顯短於對照組。結論:應用中心靜脈留置雙腔血液透析導管方式對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中心靜脈;雙腔導管;血液透析;治療

良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療計劃能夠順利進行和保證透析程度充分的一個首要條件。中心靜脈留置雙腔透析導管是目前臨床上對臨時性血液通路進行監理的過程中應用的一種主要方法,尤其適用對尿毒症患者和急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應用。本次研究對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應用中心靜脈留置雙腔血液透析導管方式實施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彙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47-84歲,平均年齡(60.3±1.6)歲;發病至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時間1-13年,平均患病時間(4.4±0.8)年;治療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齡45-83歲,平均年齡(60.4±1.7)歲;發病至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時間1-12年,平均患病時間(4.5±0.7)年。上述四項自然指標兩組研究對象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規置管方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中心靜脈留置雙腔血液透析導管方式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具體操作方法為:

1.2.1 右頸靜脈置管

取仰臥位,頭向左偏並保持後仰,肩下墊枕。以胸鎖乳突肌胸骨頭和鎖骨頭與鎖骨上緣共同組成的一個三角形頂點作為穿刺點。消毒、麻醉後首先采用5ml注射器進行試穿,然後以穿刺針與軀體冠狀麵成35°角的狀態進針,針尖應該指向同側的乳頭,見靜脈回血出現並確認通暢之後,可以將導絲置入,並退出穿刺針,按照Seldinger置管技術進行操作。

1.2.2 右鎖骨靜脈置管

取仰臥位,頭向左偏並保持後仰,肩下墊枕。消毒麻醉後,在右鎖骨中點下1cm的位置進針,穿刺針與胸前壁成10°角,針尖應該指向患者的胸鎖關節。穿刺針滑過鎖骨後緣,針幹與胸壁保持水平,邊進針邊抽吸,見到靜脈回血出現,將導絲置入,並退出穿刺針,按照Seldinger置管的技術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