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中國風水學展望(1 / 2)

一、中國風水學的建築學貢獻

中國風水學是一門大學問。中國風水學中包含著深刻而係統的思維理念,與中國人的行為準羅盤則相一致,這就是易理易構。建築是物,理念是魂,其中理念就是合於“易理”,合於天地人,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便是“天人合一”的易學思維。“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通過實踐、思考和感悟,風水和自然環境、人文心態及當代科學發展狀況將融為一體,交彙互生。中國古代的風水大師發明了中國獨有的風水操作工具——羅盤;在現代中國大地上,從城市到鄉村,還保留著許多風水古建築,這是風水的活化石;鄉村裏還有可以給我們隨便聊起自己家鄉風水特色的老人。盡管其中包含了許多與現代科技相矛盾的方麵,但這是因為將近一百多年間斷研究所造成的結果。

中國風水學在我國建築選址、規劃、設計、營造中幾乎無所不在,這在我國大量的現存古城鎮、古建築、園林、民居及陵墓中可以得到印證。風水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其他相關學科交叉滲透,具有了我國古代哲理、美學、心理、地質、地理、生態、景觀等諸方麵文化的豐富內涵。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風水學中也摻雜著許多非科學的、落後的及人為的因素。

中國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天地人合一。中國風水探求建築的擇地、方位、布局和天道自然與人類命運的協調關係。中國風水學中“天地人合一”的原則,拒絕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注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感應,並指導人如何按這些感應來解決建築的選址甚至是建造,這才創造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築形式及建築景觀。相比之下,隨著國門的開放,西方現代建築在中國遍地開花,一些地方政府或追求具體建築的宏偉壯麗,或追求功能實用,或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建築與地域、自然、曆史條件的融合,造就了今天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城市趨同性,這將是貽害千古的罪過。

二、克紹箕裘、實事求是

現在,國內對風水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全盤否定,認為風水學是封建迷信,使風水的科學內涵得不到合理的發掘,這種觀點割裂人類文明的傳承性,必然走上民族虛無主義;另一種是基本上肯定,並對風水文化積極因素進行發掘、整理和研究,使其係統化、科學化、規範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種觀點為保護傳統城鎮風貌、街區景觀和特色古建築等作出了貢獻。

我提出的原則就是一分為二地看,風水學是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但也存在一些錯誤和不妥之處,相信隨著人們了解和研究的深入,風水將會在新的時代大放光彩。可以說,曆來就有人罵風水,但是風水不僅沒有被罵倒,而且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所感悟,這就證明了其存在的價值和生命力。風水中有一個流派叫“五音圖學說”,這個說法被宋代司馬光等人加以批評,所以從宋代以後這個流派就銷聲匿跡了。現在流傳的很重要的一本係統講述風水理論的書是葛璞的《葬經》,裏麵有六大觀點,包括陰陽五行觀點、活體說、經絡說、循環說等。這些觀點從來都沒有人提出異議,都認為它們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