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身為強大的軍人,就該不停的訓練自己,這些跟隨劉念前行的士兵,早已經脫胎換骨,學到和懂得很多東西。
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也回憶不完的趣事。
自從妖族和龍族一戰和解後,阿尼律陀也是非常意外的一件事。
佛祖意外感應到,東方之地,將會有大戰,而且是血流成河的場景,特意委派自己的第九弟子阿尼律陀,前去普度有緣人。
沒有想到,當阿尼律陀剛剛趕到現場,就普度一個龍族強者龍王,可惜,大戰沒有打起來,而被神獸犼給攪和了,最終鬧個和解的下場。
沒有殺戮,阿尼律陀心中倍感幸福,他看慣太多的殺戮,就算是佛渡有緣人,他也不是掌控者,無法拯救所有人。
這場大戰能和平解決,也算是最好的結局了。
他參加了妖族和人族的盛會,體驗了東方的異域風情,盛會結束後,他需要繼續前行,北方大戰剛起,需要普度的人還很多。
所以,這裏並不是終點,隻是起點而已。
臨行前,阿尼律陀特意對龍王說:“我需要繼續普度眾生,你跟在我身邊多有不便,我給你一盞指路的明燈,到了西天極樂世界,自然會有人接引你。”
阿尼律陀掌心合一,口中念念有詞,然後食指點在龍王眉心,便出現一個紅點,此紅點在佛教中,被意為白毫法相,具有通明豁達,直通佛心。
“從今之後,你就是天龍八部,龍部之首天龍王!”
此刻,阿尼律陀法相莊嚴,頭後麵佛光閃爍,對龍王義正言辭道。
“是,弟子不負佛祖和佛陀的普度之情,定將佛教發揚光大,守護我佛慈悲之心,掃除天下邪惡。”
龍王無欲無求,改變的非常多,已經斬斷塵世間的一切,雙掌合一,虔誠的說道。
佛教中的天龍八部,並不是隻有龍族,還有其他七部。
天龍八部,分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八個種族組成的八部。
當然,在佛教中,天龍八部是佛教普度者的用語。
比如,龍王是龍之身,便會以天龍之身普度,遁入佛教之後,便會進入天龍部。
所以,天龍八部,在佛教中指的是八種神道怪物,這八種神道怪物,囊括了天地間的萬物心性,普度什麼樣的人,就會用什麼普度之法。
在現代華夏著名作家金庸老先生,所寫得著名小說《天龍八部》,就是用得佛教神道怪物,用來指小說內的人物性格各異的特點,充分的表達了作者的寫作理念和思想。
所以,小的時候,看到金庸老先生的《天龍八部》,不由得有些好奇,裏麵哪裏有龍?
隨著,各種版本的影視劇,曲解了《天龍八部》,各種特效的降龍十八掌,印證了《天龍八部》的主題含義了,而我們也真正的被帶到溝裏了。
總之,佛教博大jīng深,不是凡人輕易就能理解的,需要去認真感悟和探索,或許,聽得道高僧談論佛法,說不定會感悟出自己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