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之戰後,伏羲與女媧嶄露頭角,接替盤古老祖之後,再次帶領神族,迎來了穩定的春天。
但,這種持續的春天並非永恒,再穩定的局勢,也有被打破的一天,即便是強大的伏羲和女媧,也無法抵擋神族內部的矛盾。
對於矛盾的激化,再次引起了封神之戰,這也是伏羲和女媧想要迫切改變神族現狀,而實施的一種未知的計劃。
可惜,即便是預知未來的伏羲,也無法在命運的長河中,準確的預判未來的軌跡,封神之戰雖說不上成功,也說不上失敗。
這是神族自救的一種措施,但矛盾依然還在。
不管是神族,還是萬界生靈,貪婪,永遠都是奴役精神的夢魘。
它無時不再,時時刻刻都在反噬著精神,直至被它奴役,成為可怕的噩夢。
神族的這種微妙平衡,卻存在致命的缺陷,一旦平衡被打破,那麼神族再度回歸混沌時的混亂。
而人族也是如此。
女媧當初創造人族,教會了人族許多,也將神族的那套定律帶到了人間,至此,從古至今,人類都一直爭奪不休。
而這不休的爭奪,無非不是權力、財富、資源等等。
雖然現實很真實,但這也是定律的奴役,適者生存,弱者淘汰,強弱在此,已然定局。
所以,回望過去,都不過是過眼雲煙,未來不可追,卻可以改變,人定勝天,逆轉乾坤,皆在此賭局。
劉念自然明白天帝的意思。
現如今,人族亦是一盤散沙,即便已經踏上了神族計劃的修行之路,也湧現了大量的修煉天才。
但是,依舊無法應對即將而來的天地大劫。
所以,人族需要一個統領者,帶領人族聚沙成塔,水滴石穿,也隻有這樣,才能抵抗天地大劫,而改變未來的重擔,已然壓在了劉念的身上了。
這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責任,劉念雖然不是什麼聖女心泛濫,但身為人族的一員,定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死亡的壓迫感。
而麵對這種死亡的壓迫,親人、朋友、摯愛、兄弟、姐妹等等,都會在這場天地大劫中死亡,這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人固有一死,或是輕於鴻毛,或是重於泰山。
與其籍籍無名的活著,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去。
當意誌升華到這種高度之後,即便是麵對真正的死亡,也無所畏懼了。
這個時候,劉念有些無奈的笑了,似乎回望過去的自己,想法是多麼的單純和可笑。
當然,那種高度的自己,也隻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卻不是為了所有的生靈而努力活著。
現在卻不一樣了,他所背負的太多了,統一仙界還不行,最終目的是要統一人心,隻有人心齊致,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能事半功倍,甚至是所向無敵吧?
當然,千測萬測,人心難測,甚至有居心叵測者,會利用這個時機,阻撓他統一人心,那個人劉念早已猜測到了。
這或許便是宿命的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