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高僧認為,當“我識”達到“我執”的程度,便會形成煩惱的根本,所以末那識自然而存在,隻是普通人無法認知而已。
而“我執”的這種具體表現,它是種子的形式,又潛藏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中。
在佛教的《金剛經》中,又提到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種“我執”的表現,逐漸演化為貪、憎、癡、疑、色等等煩惱,也就是佛教最為忌諱的邪惡根源。
末那識是人類潛意識中的範圍,它本身不具有造作善惡之業,卻因為自我意識的衍生,逐漸讓意識升起自私自利的種種根源。
阿賴耶識,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托的所在,而末那識以種子的形式,寄托在阿賴耶識中。
佛教高僧認為,阿賴耶識是本性妄心的結合體,在佛教典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又詳細的解釋了其本性無名的涵義。
它以本性而起的妄心概念,稱之為阿賴耶識的見分。
它以妄心而起的幻象概念,稱之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總之,阿賴耶識潛藏著各種種子,如果受到前七識的作用,便會產生不同的業果,這也是佛教佛法的最高境界了。
當佛教擁有八識,在修真者眼中,他們也有獨自的八識修煉術語。
修真者的八識即為眼、耳、口、鼻、身、心、神、宇。
修煉者能夠將前五感控製的很好,比普通人更加靈敏,即便是第六識為心,更是發揮淋漓盡致的地步。
其第七識為精神的修煉,精神意識便是修煉者的瓶頸,想要修煉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就像佛教的末那識一樣,唯有元神修煉到極高的境界,才能有希望衝刺那個境界。
而所謂的第八識宇,便是宇宙意識了,能夠達到宇宙意識的境界,恐怕隻有修煉到掌控者的境界,才能掌握宇宙意識,這也是宇宙級別的大能者了。
至於在八識之後,還有沒有所謂的第九識,那就沒有人知道了。
正所謂,學無止境,界無止境,誰也不知道宇宙之外是什麼,達到宇宙意識之後又是什麼境界了?
在普通人能預知的第六感中,常常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眼前看到的景物之色,大腦瞬間迸發出熟悉的場景,仿佛之前就已經來到了這裏。
當然,很多有關第六感的示例,醫學家經過許多科學實驗,確實證實第六感的存在,那麼,所謂第六感的預知,也是極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劉念預感到了張狂的可怕,絕對不能小看他,否則,將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奇緣公會的所有人,收到劉念下達的命令之後,開始迅速布網,並且與龍騰公會和菲利普聯手。
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破壞張狂的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