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旗開得勝(1 / 2)

很多事情……是注定的。

馬越望著城下悍不畏死的黑山軍,在心裏默默這樣想著。

張燕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氣動山河的造反聲勢浩大,但十萬大軍又豈是一朝一夕便可隨意動用的?無非是徒增罪孽罷了。

就像下麵那個嗓音奇大的黑山首領一般,根本不具備強攻皇宮的能力,卻還一意孤行……除了在洛陽宮牆下的殘肢斷臂一地暗紅,還能留下什麼?

他看得出來,這些黑山軍急起來了。

容不得他們不急,遠處的覆甲軍戰歌已經響起,盡管隻有百餘甲騎,卻夾裹著數不清的兵丁、緹騎、四方兵馬打著各色軍旗,向著皇城緩緩逼近。

城頭的箭雨再一次逼退洶湧而上的黑山軍。

城頭守軍的歡呼聲中,馬越望著千餘步外打著火把的隨從簇擁中的那個玄甲身影,馬越沒有說話,身旁的副將卻分明能從他那張冷若冰霜的臉上察覺到一絲笑意。

馬越隻是覺得,肩上的千斤重擔,仿佛輕了一點。

他知道那個身影是馬岱,他二兄的嫡子,馬岱馬伯瞻。盡管他不知道馬岱是如何將城中這些零散兵力集結到一起,甚至還有緹騎、那些鄉勇模樣的家兵,他甚至都不想知道。他看到了這個結果……他的侄子督著千軍來援。

馬岱向城頭高高望了一眼,夜幕中的城頭隻能看到零星的火把和那些洛陽郎官服色鮮明的衣甲,那些看不清的身影中,他尋覓不到熟悉的身影,但他知道,他的叔父就在城頭,看著他呢。

“打出旗號,傳令,一齊大喊。”馬岱垂頭,看著前方散亂的黑山軍,重重疊疊,人數上遠超己方,但他根本沒什麼可畏懼的。“敬皇帝陛下威儀,尊輔國將軍將令,涼州覆甲軍前來討賊,降者或可免死!”

洛陽城中沒有四方兵馬了,徐州軍最精銳的部下被涼州軍殺散,將領逃的逃死的死,尚能作戰者不過四十餘人,眼下已經盡數被馬岱收編做了私兵。並州軍居左翼,兗州軍居右翼,前軍則是數量龐大的大氏家兵與緹騎……寥寥可數的百餘覆甲軍都跟在馬岱身後呢。

在馬岱看來,即便黑山軍強弩之末,大部已經潰逃,他們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勸說倒戈的。

與黑山軍的作戰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些衣甲簡陋兵刃卷刃的士卒悍不畏死的精神。但是悍不畏死……在馬岱看來用在武士身上時褒義的,用在軍隊中……卻是貶義的了。將領要無能到何種程度,才能次次依靠著袍澤士卒的鮮血來贏得戰鬥?

何況黑山軍在與覆甲軍的作戰中,盡管悍不畏死,卻從未贏下一陣。

反倒是白白害了大好性命。

因此當那些圍著承陽門的黑山軍調轉陣型朝著己方,馬岱沒有慌亂,倒是早有預料在胸,指著前軍對負責傳令的覆甲軍騎喝道:“能被打服的都是脾性強的,傳令前軍,保持陣型撞上去!左右攢射!”

馬岱知道,他必須依靠前軍的家兵,盡管他們在自己眼中隻是一群烏合之眾,甚至五六百人都未能是自己身後這百餘覆甲軍的對手,但他必須依靠他們。

上林苑的官學中對於兵法的教導令他銘記於心,騎兵的大忌便是仗著人猛馬凶與數量龐大的步卒衝陣。作為家學傳統的騎兵衝鋒的行家,馬岱在當時便對關羽進行反駁,舉例便是他的叔父馬越便經常以騎兵衝陣,從而取得一次又一次地大獲全勝。

關羽在那時隻是笑了一下,告訴他馬越衝陣的不是騎兵,而是覆甲軍。

覆甲軍,是由覆甲重步卒、覆甲輕騎軍、覆甲重騎軍所組成的獨立軍隊。更何況,關羽當時還說,馬越是覆甲軍乃至涼州軍的魂,他是涼州人的神。每一個涼州漢子都渴望能戰死在他的纛下,埋骨於彰山之上,即便是從陽間衝鋒到九泉,隻要還在那麵黑紅色纛下他們便無所畏懼。但別人不行,籍籍無名之將,士卒甚至擔心你會不會死在他們前頭,哪裏敢跟你去衝陣?兩軍對衝最重要的就是士氣,一旦人怕了,命自然就沒了。

沒有橫行天下的名聲,所以他隻能對士卒許之以利……在奔赴皇宮前,他對那些大氏家兵許諾,此戰斬級三首以上者將免去奴籍,運氣好的話還能三輔得到些許田地……免除奴籍來得困難了些,但如果馬越入主洛陽,想來那些大戶也不會因為些許奴仆跟他馬氏過不去,至於三輔的田地,那根本不是獎賞,程立今年一直在忙這件事,在三輔開墾荒地,正好讓這些人過去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