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英人服役!”
“完全對英經濟絕交!”
“向英帝國主義聲討血債!”
遊行隊伍包圍了英國駐虞城領事館,龍煥明和陳新代表虞城各大學的上萬名同學們向英國領事遞交了《抗議書》。
這次大規模的群眾性示威遊行,在虞城曆史上還是第一次,翻開了虞城群眾運動的新篇章。這次虞城的群眾性示威遊行後,在全川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震動了全國。
9月6日,中國共產黨人朱德、陳毅推動召開了萬縣各界萬人抗英大會,並組織了萬縣慘案後援會。同時通電全國,要求嚴厲製裁英帝國主義,為國雪恥,為死難同胞複仇。隨後,中共四川省委書記楊闇公等共產黨人聯合國民黨左派人士成立了“萬縣九五慘案後援會”,並發出快郵代電,宣傳群眾,發動和組織群眾,在虞城掀起了抗英高潮。
9月18日,在吳先生的帶領下,陳新和煥明等人發動了虞城數萬學生再次走上街頭,參加了由中國共產黨人發起的、有近二十萬人參加的抗英示威遊行。在虞城人民的帶動下,四川成都、瀘州、自貢、綦江、宜賓、南充等地,以及上海、北京、廣州、長沙、武漢等城市,先後成立萬縣慘案後援會、國民雪恥會,聲援萬縣人民的愛國鬥爭。
雖然,這次事件最終被封建軍閥的妥協政策所斷送,但虞城的愛國群眾性運動由此拉開了序幕,以致在以後的很多年裏,群眾性運動成為了虞城人民表達愛國熱情和不屈抗爭的一種有力武器。
“萬縣慘案”事件以後,這次活動的幕後指揮者吳先生覺得自己培養和發展的學生們,通過這次革命運動得到了一次極好的鍛煉,也受到了一次組織工作的考驗。在這次運動中,尤其以陳新和龍煥明表現最突出,他們態度最堅決,意誌最堅定,工作能力也最強,這是兩棵很好的革命苗子。在這其中呢,王海媚的表現也是很不錯的,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可以作為今後培養的對象。其他的人嘛,還有待觀看考察。因此,在“萬縣慘案”事件以後不久,吳先生就再次召集陳新、煥明等同學們進行一次總結。
這天晚上,同學們又在一起進行同學讀書會活動。等同學們都到齊了以後,吳先生說話了。他說:“同學們,這次‘萬縣慘案’是對大家一次難得的鍛煉的好機會,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大家工作積極努力,個個認真負責,全體團結協作,發動了虞城各大專院校數萬名學生參加,成功組織了一次在虞城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群眾性革命運動,把虞城的革命形勢帶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聽到自己最尊敬的先生這樣高的評價,同學們都很激動,都希望虞城的革命形勢再掀新的高潮。看到一張張因激動而脹得通紅的臉龐,吳先生繼續說:“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雖然因為這次事件掀起了愛國群眾性運動的高潮,然而最終卻被封建軍閥的妥協政策所斷送了。這件事情的結果告訴我們,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仍然積貧積弱,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勢力還很強大,要取得最後的勝利,還需要每一個有血性的中華兒女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革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需要頑強的努力,有時候甚至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同學們聆聽著吳先生的教誨,在激動之餘又有了一份沉重的思考。海媚緊緊地抓住煥明的手,好像他們將共同麵對一場更加猛烈的疾風暴雨,就好像明天他們就要經曆更為艱巨的考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