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要召集各公口大爺“坐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其時川內已是公口林立,袍哥勢力泛濫。僅以民國初年的成都為例,大漢軍政府在成都成立後,哥老會就由“會匪”變成了“共和功臣”而公開化、合法化,連新任都督尹昌衡也以“同誌軍難以控製”為由特設大漢公,自任為總公口的總舵爺。於是,成都各處公口林立,就連各警署都打出了公口招牌,僅仁字旗公口就達三百七十餘處。不僅如此,四川軍政府三個整編師中,第二師官兵皆為哥老會中人,第三師也有公口組織。當時的四川政府其實就是袍哥政權。於是,袍哥們日益飛揚跋扈,尋仇報複日有所聞,沿街隨處可見到打英雄節、插花蝴蝶(袍哥的一種標誌)的人,市民爭相參加袍哥以圖自保。而當時的虞城其都督也同樣對袍哥感興趣,也在虞城成立了“大漢公”公口。範漢江就在此時倡導成立“袍哥聯合會”,曾經與杜德勝為當總舵爺而爭得不可開交。到了民國十年後,虞城軍政府為遏製袍哥勢力泛濫之狀況而對其打壓,加之袍哥內部各碼頭間相互傾軋,爭奪勢力範圍,不少中小碼頭被蠶食、吞並或自行解散,公口數目大量縮減,但至李天麟事件時也有四十餘家之多。因此,要召集各公口大爺“坐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蘭庭社與保國堂是虞城勢力最大的兩個碼頭,其他各中小碼頭自然要給其麵子,平時有事時也都還認黃認教的。
這天,在範漢江的保國堂公口所在地“雅軒”茶樓,四十餘個公口舵爺齊聚,其場麵是虞城多年來極少見到的。“坐堂”由範漢江主持,他先寒暄客套一陣,然後話入正題,講了飛龍場的青龍山白虎堂大爺李天麟在虞城失蹤之事,也講了李天麟過去對虞城各碼頭多有得罪,但李天麟此次來虞城已向本人及杜賢弟表明,此後青龍山將與虞城各碼頭結緣修好,確保物資暢通。範某已曉得李天麟是諸位哥弟中有人所為,萬請看在範某和杜賢弟的薄麵上放回李天麟,以保大家今後財路暢通。若李天麟在虞城出了事,那就等於是虞城諸位與青龍山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今後,川西那一路財源我等就將徹底毀了。
眾人聽說後都覺有理,紛紛表態支持範公意見。但及至“坐堂”結束,眾人都極力撇清自己與李天麟失蹤之事有關,竟無一人認賬,這倒讓範漢江和杜德勝著實為難了。於是,李天麟失蹤之事,又陷入重重迷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