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二)(1 / 2)

“欒隊長,你呀,隻曉得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的英雄偉業,不記得走麥城失荊州的爛事啦。”辛書記用手指點了一下欒隊長腦門,“記不記得六三年咱們公社因為生產恢複得好,在全綿州奪了個冠軍,咱們得了一幅紅彤彤閃金光的大錦旗回來。六四年搞四清,你和我不都一起上台換批,我是複辟資本主義的走資派,你是搞‘單幹發財致富’的小爬蟲!唉,今天咱們說小平同誌的路線正確,可難保那個‘按既定方針辦’的領導會不會翻臉不認賬,又像四清那樣把咱們整個一塌糊塗。那時候我這把老骨頭就交待啦。”

長勝知道這是辛書記的心裏話,遂耐心地解釋道:“辛書記,你千萬不要忘記啦,經過這十年的動亂,人心思穩呀。現在黨中央認為穩定團結是第一重要的,中央明白全黨全國人民,從上到下都認清一個道理:團結穩定是第一要務。‘四人幫’一夥人把全黨全國禍害了整整十年,他們寧左勿右、大搞反革命反動路線給全國造成了深重的苦難。這一切必須徹底改變!隻有變,黨才能重新恢複人民的信任,國家才能重新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中華民族才能重新振興、重新成為世界偉大的文明民族。七五年小平同誌複出執行了一條正確的路線使國民經濟得以恢複,使全國人民認清了‘四人幫’一夥人的反革命麵目。今天人民決不會再跟他們跑了,一定會執行小平同誌指明道路……”

欒隊長頻頻點頭,讚同道:“對,對,現在全國人民都盼望黨中央改變過去的路線,執行小平同誌的。人心思變呀。”

辛書記沒點頭也沒搖頭,而是語重心長地說:“這個道理不錯,對老百姓有利的,要多做、要長做。這樣人民才擁護你。可是上級領導卻不這麼看,隻問上級布置的任務是真的照辦了,完成了,就是好!可是老百姓反對,損害了老白姓的利益,他們卻不聞不問,仍舊說咱好,是聽話的好幹部。否則咱就不好,該批該鬥。上級的話,一句頂一萬句:群眾的話,一萬句頂不上一句。現在的那位還說什麼‘按既定方針辦’,小平同誌的路線。讓我執行哪一個的?”

長勝明白了,像辛書記這樣的基層領導,幾乎經曆了每一次大的政治運動,吃過的苦頭、挨過的批判還少嗎?絕不比那個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難更少。長勝微微一笑,說:“辛書記,你想得不錯。我倒有個主意,讓你聽聽省級領導同誌的意見,看看他們怎麼講,行嗎?”

“好哇,能聽聽省領導同誌的教導,咱們更放心。”辛書記一聽,十分高興,立刻表示同意。

“當年的任書記任木子是我姐夫,現在是省委常委、副省長,正在進行全省各地、州、市的領導班子的清理整頓工作。他的家屬,也就是我姐姐渝梅和兩個兒子都在鋼廠工作。當任書記抽空回家探親時,我一定打電話通知你,約個時間讓辛書記去見見他。你們當麵談談,行嗎?”

辛書記一聽,興奮得拍起巴掌來:“好,好,太好啦!太好啦!能親自聽聽領導同誌的指示那太好了,讓我這個老頑固有個新認識、換換新腦筋。長勝同誌,拜托你啦。”

他抓住長勝兩隻手一個勁搖呀搖。長勝十分理解辛書記所說的,像他這樣的千千萬萬基層幹部勤勤懇懇為老百姓拉犁推車,汗沒少流一滴,可以一遇到四清、文革這些運動,隻因為沒有站對隊,就挨批挨鬥,隻能含冤抱屈。

半個月後長勝就請辛書記同來家探親的任木子見麵長談了半天。

這賀積德興衝衝地跑進來了,一眼看見長勝,張開雙臂抱住他:“哇,隊長,長勝兄弟都在誇你呀!太好啦!太好啦!隊上兄弟這些日子都在誇你呀,咱們的兄弟當上了總廠廠長,這可是大大的領導呀,真給隊上的兄弟們長誌氣,長麵子!”

“積德兄弟,大家都還好吧?”長勝笑道。

“好,好,隊長兄弟們都好呢,都想著你呢。這不,快到年底了,大家都想請你到飯店包上幾桌好好慶祝慶祝。今天我就是來請辛書記、欒隊長明天晚上到紅旗飯店去聚聚。你來了,就請你也去聚聚。”賀積德熱情地說道。

長勝說:“實在對不住,明天我還得到二分廠去開幹部會,實在沒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