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誤不了,等給你們開完會慶祝過了,我再坐火車回遼遠不遲。”長勝說。
臘月二十四學校才放假,玉妹、勝利和援朝回來了。渝梅早已準備好了,臘月二十五日邀請參加的慶祝會,婚禮會的帖子全發出去了。
那一天任木子從省城趕回來了。廠裏許多幹部都聞訊來了。
渝梅在總廠機關食堂包了四十卓,每桌不算酒水一律收三百元。渝梅把攢了許多年的家底全拿出來了。
吳老和長勝是第一個到場的。吳老一見任木子,忙拱手賀喜:“任省長,恭喜你呀,你的兩個兒子上了大學,聰明賢惠的兒媳當了女狀元。你們家真是雙喜臨門!”
任木子樂得合不攏嘴。自從知道兒子媳婦都考上了大學,他就興奮得睡不著了。
他說:“這個嘛,全仗他們的舅舅,沒有他舅舅辦班補習高中課程,三個孩子考不上大學。沒有他舅舅出力撮合,勝利和玉妹成不了夫婦。這些全是他舅舅的功勞。”
吳老聽到這兒,感觸頗深:“省長說得對呀。咱們廠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都說,晏廠長把咱們廠的生產搞上去了,幹部工人都有了獎金。晏廠長辦了補習班讓咱廠快三百人考上了大學。是全專區考上大學、中專的人最多的工廠,連專區重點高中都沒考過咱們廠。袁立人、劉伯祥被省高招辦請到省裏讓他們去各市、專區,各大工廠去傳經送寶了。咱們廠這一下可露臉啦。”說完哈哈笑個不停。
這時袁立人和劉伯祥從大門外急匆匆地趕來了。
劉伯祥說:“吳書記,我倆是緊趕慢趕跑回來的,就是要喝省長慶祝上大學和娶兒媳婦的喜酒的,趕上了吧。”
吳老笑了,說:“不錯,到底讓你們趕上了,咱們喝酒去。”
劉伯祥好像沒盡興,繼續滔滔不絕地講道:“吳書記,在廠裏咱不覺得什麼,一出去才知道,咱們江佑廠那是聲名遠播,都誇咱們是走在全省頂尖行列裏。外人都知道是咱們廠第一個實行聯產承包,放手讓分廠、車間、工段、班組和個人充分發揮潛能,提高產量質量、降低成本減少能耗,扭虧為盈。隻用幾個月咱們廠就成了盈利大戶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咱們的高考成績叫全省各大企業羨慕死了,爭著搶著讓我們兩個都傳經送寶呢。吳書記,我現在才明白,正因為有了像晏廠長這種目光遠大改革型的領導,咱們廠才有今天。”
袁立人搶著補充道:“吳書記,原來老劉對晏廠長不服,認為他年輕沒經驗。現在他是徹底信服了,幸虧有了晏廠長,咱們廠才發生了徹底的改觀,有了嶄新的氣象。”
吳書記聽了笑開了,對任木子說:“省長大人,長勝的確不是凡人呀。你這位舅子哥那可是大能人呀。”
任木子冷靜地說:“我到是想把他留在江佑,可是遼遠那邊不讓呀。去年高書記就聽遼遠那邊的林書記說要調長勝去工作。我擔心是留不住我這位麼弟呀。”
長勝此時被援朝、勝利和本廠考上大學的青工們包圍著講話。
援朝拍拍吳書記最小的兒子吳老四說道:“老四,若不是在最後幾天我舅舅親自給咱們講數學和物理,你小子就考不上了,掛了!”
吳老四馬上點頭說:“真的,舅舅,你最後幾天講的數學和物理,點撥了幾句,讓我大大地開了竅。一拿到卷子,我立刻放鬆了許多,這些都是你講過了的。舅舅,你真神了。我們都說,幸虧有了你,我們才能考上大學!”
長勝搖搖頭,說:“別這麼說,你們能考上大學,是你們自己努力的結果,這些都過去式了,剩下的就看你們自己啦,上了大學不能一勞永逸。學好學孬,全得靠自己喲。千萬別畢不了業,那可辜負父母和大家的期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