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三)(1 / 2)

兆琪明白了,這付擔子她無論如何也得去挑起來,組織上充分考慮了自己的年齡、健康之後才不得已做出這種安排,自己再不能推辭了。她說:“林書記,既然組織上這樣安排,工作需要,我堅決服從了。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今年我已經過了六十五歲生日了,到了我七十五歲時一定讓年輕同誌來幹。現在我就在青年幹部中培養接班人,像小崔這樣的幹部將來一定會接班幹好的。”

林青聽了,很有感觸,說道:“兆琪,你說得不錯。撥亂返正必須得靠咱們這些老同誌,你看葉帥、陳雲、先念……那個不是七、八十歲了,我都七十多快八十的人啦,培養接班人是當務之急。其實你的接班人,我早替你選好了。長勝現在是鋼廠主持工作的二把手,那個江佑鋼廠是中央大企業,四、五萬人的大廠,師級幹部。到遼遠來當個市長、市委書記是綽綽有餘。你幹個三、五年就可以讓他調來幹……”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兆琪立即反對,“這算個啥子!我是文謙妻子,雖說離了婚的,人家還有可能說我是婦接夫的班。將來長勝接了我的班,那不是在搞封建世襲嗎?不行,咱不能搞封建主義那一套。再說啦,長勝的專業是超低溫量子物理的。專業性極強、又是國家科研重點項目。從我個人角度來講,希望他就搞這個專業,為國家的科學現代化多做貢獻。林書記,您千萬別把長勝調來遼遠……”

林青笑一笑,耐心地開導說:“兆琪呀,你我都是老同誌、老戰友啦。當年文謙是著名的數學家,大學教授。黨需要,他就立刻轉入地方當上職業革命家。長勝現在是個前途遠大的物理學家,將來工作需要,也可以調回遼遠來工作,當個市委書記嘛。爸爸可以改行,兒子就不行了嗎?革命者是塊磚,哪裏需要就往哪裏搬。咱們共產黨員就必須這樣,個人服從組織。為了黨的需要,堅決聽從黨安排!”

兆琪聽了,無話可說了。

十天後,林青和省委組織部長親自送兆琪回到遼遠市。崔應元帶領市委、市政府所有處級以上幹部到火車站迎接,然後就到市委禮堂召開全市局、處級幹部大會。由組織部長宣讀了省委、省革委的紅頭文件:“任命羅兆琪同誌為遼遠市黨委書記、崔應元同誌為遼遠市黨委副書記兼市政府市長……”

最後林青講話:“……兆琪同誌是熱愛黨和人民的優秀黨的領導幹部,她一定會真正貫徹黨中央和小平同誌‘撥亂反正’革命路線和政策,團結遼遠市的廣大幹部群眾盡快把遼遠市建設得更好,盡快地把遼遠市建成整個東北和內蒙古社會主義建設‘四化’的領軍城市。”

下午兆琪開完會才回家。何靜很早接到牛平安的電話說兆琪回遼遠市當市委書記了。何靜趕緊請假回家收拾整理一番,然後把小燕子從學校叫回來,又請玉香把福民從幼兒園接回來。然後叫小燕子、福民、玉香和警衛小田小趙站在院門外靜候。五點鍾兆琪的車子開回家門口。小田和小趙上前打開車門,大夫和護士扶兆琪下車,然後拄著雙拐。

“媽媽!”何靜忙上前扶住兆琪,叫道。

退休那年兆琪回來住的時候就認識何靜,知道何靜是長勝的媳婦。她對這個兒媳印象很好,知道她賢惠善良。

“靜兒,媽媽回來啦,往後得給你添許多麻煩啦。”

“媽媽,怎麼這麼說呢,侍奉媽媽是媳婦的福分呢。小燕子,福民快過來,給奶奶問好。”

小燕子、福民站過來恭恭敬敬鞠躬,齊聲喊道:“奶奶好!奶奶好!”

兆琪知道小燕子的身世,撫摸著她的手,問道:“多大啦?讀幾年啦?”

“十五啦,讀八年級。”

“好!好!好好聽三媽的話喲。”

“是的,奶奶,我可聽媽媽的話,媽媽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呢。”

“好,好,燕子真乖!”兆琪聽見燕子叫何靜媽媽,心中甚是高興,看來何靜把燕子視為自己的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