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少年杜甫(2 / 2)

“你不需要對這個王朝負什麼責任,這個王朝不是我李家人的王朝。”在李雲說出這句話之後讀書人顫抖著指著手指指著李雲,沒有想出這個人居然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這個天下是大家的天下,是平民的天下,我們李家隻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真的有一天平民對我們李家不滿的話,恐怕那一天也就是大唐王朝墊付的時候。”李雲靜靜地說道,作為二十一世界的人,對於這些李雲很是看得開。

知道天下不是一個人的一言堂,如果這個時代的當權者不珍惜平民的話,那麼就如同太宗所說的那句話,民可載舟,亦可覆舟。自己不知道什麼大道理,可是卻明白這個道理。

讀書人呆呆的看著李雲,內心裏已經是波濤洶湧,沒有想到這個世界居然有人敢喊出這樣的語言。如果被其他人知道花,恐怕就算他是一個親王也肯定會被當今聖上暗殺了。

“我,我。”讀書人結結巴巴的看著李雲,好一會兒隻說出這麼一句話,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大唐王爺,大唐權力巔峰的人居然有這樣的認識。相比較自己,自己還真的是那井底之蛙啊,不要說這番話是這個小王爺的肺腑之言,及時這個人是敷衍自己,可是就憑對這些東西的人是,自己就遠遠不如。

“在下杜子美心服口服,王爺您發落我把。”讀書人說出這番話等待著李雲的發落。自己還真是有夠一廂情願的。居然設計線還如此一個為平民著想的人,如果被自己陷害成功的話,那麼天下不知道還有多少平民會因此怒罵自己。就連自己母親,恐怕也不繞過自己。這次的行動自己還是瞞著自己母親行動的呢?

“什麼?你再說一遍啊?”李雲不可置信的喊道。

讀書人納悶的看著李雲,不知道這個王爺是不是耳背。可是讀書人還是繼續說了一遍,“再瞎說願隨王爺處置。”

“不對,不對,前麵那句。”李雲緊緊握著讀書人的收喊道。

雖然不知道這個王爺究竟怎麼回事,可是心中對於這個王爺的敬佩讀書人還是耐煩的說了一次,“在下杜子美,願隨王爺處置。”

李雲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就像被一座巨大的金山砸中了自己一樣,杜子美啊,杜子美,那是誰。和詩仙李白齊名的杜甫,沒想到今天陷害自己的居然就是這個曆經幾千年都盛傳的詩聖杜甫。

“你真的是杜子美,你是不是叫杜甫啊?”李雲生怕自己空歡喜一次,立馬詢問道。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老、杜陵布衣,唐朝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社會寫實著稱。生於中國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祖籍湖北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

九雲十三州,曆史上根本沒有說杜甫在這裏居住啊,更何況按年齡來說,杜甫也不應該這麼大了啊?沒把發,所以李雲再三確認。

“小王爺,你怎麼會知道在下的名諱。”自稱為杜甫的讀書人疑惑的說道。

李雲收起自己內心的疑惑,把杜甫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裏歸結於自己穿越之後的蝴蝶效應。其實李雲心裏還是有一點竊喜的,在唐朝最繁華的時代,兩個曆史上分量最重的詩人在他們年紀最適合的時候相遇在一起,這如何不是任何一個喜愛古詩文的人想看到的場景。

看看究竟哪一個人能夠奪得詩人的最高榮譽,或許他們曾經遇見過,但是那並不重要。現在的李雲誌向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讓這兩位古詩界的大拿比拚一下,究竟誰更勝一籌。

“你怎麼會認識我啊?”讀書人完全不明白自己一個區區平民,著站在大唐巔峰權利的王爺怎麼會認識自己呢?

“這個?”李雲傻眼了,難道說自己是因為重生之前就聽過這個人的大名啊?不把自己當成神經病就可以了,如果把自己當成什麼妖怪的話,那自己就完全悲劇了。

“這個,我是聽別人說,九雲十三州有一個喜愛詩文的讀書人叫杜子美。”李雲悄悄地扭回頭摸了一把冷汗,幸虧自己神機應變,否則今天還真要栽在這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