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言薛剛傳令軍士,不許亂離隊伍,候小主一到,一同進城。如有妄取民間一物者斬,照軍法梟首示眾。
再言廬陵王聞報薛剛大勝甚悅。今差官來接,即同了徐賢、魏相、駙馬薛蛟,一路下來,徑上長安。薛剛聞報,同咬金、四虎一太歲以及諸將出寨跪伏迎接。小主安慰一番,一同進城。
百姓皆燈花香燭,掛紅結彩,滿朝文武出城遠迎。咬金傳令,禱告天地社稷,然後請小主上金鑾殿登位,百官齊呼萬歲。改國號中宗。聖天子傳旨賜宴,百官群臣共賀。眾官酒過數巡,俱皆謝恩而出。
次日出詔,天下文武百官各加升二級,立韋氏娘娘為正宮,在朝文武各皆升賞。狄仁傑加少保,婁師德為吏部尚書;徐賢封為英國公;魏相為太保;薛剛為忠孝王大元帥;薛強襲父職為兩遼王;薛孝封紅羅都督;薛蛟駙馬封為都尉;薛蚪封為青州總兵;薛葵封為無敵將軍;秦紅、尉遲景、王宗立、程月虎世襲國公;程咬金年高爵重,無可封加,命家居安享,賜黃金萬兩,彩緞千端,榮歸山東。子鐵牛、孫千忠俱封侯爵;伍雄封南陽侯,雄霸封西平侯;借來西遼大將陣亡者,子孫世襲,生者各加爵還鄉。餘外各路總兵,俱皆加級。旨意一出,眾皆謝恩。次日又出赦文,通行天下,除犯十惡大罪不赦,其餘流徙斬絞,不論已結未結,已發覺未發覺,均一概赦免。中宗以前,周朝錢糧盡赦除。頒行天下,歡呼載道,萬民樂業。
薛剛上殿哭奏說:“臣祖仁貴征東,臣先父丁山掃清西番,被奸臣張君左、張君右屈陷,將臣父一門三百餘口,盡行殺害,顛倒葬鐵丘墳;臣兄子薛蛟,幸徐青、餘榮掉換,救臣兄子,被仙人救出,俱皆下山幫扶,徐青、餘榮大恩未報。武三思助惡不仁,伏望聖上許臣恩仇報明,特此上奏。武三思和張氏兄弟,應該何罪?”天子聽言,大怒說:“朕早曉得三人罪惡。
聽王兄之言,把三人拿下處治,為你父兄報仇,待朕定罪便了。”薛剛謝恩出朝回府。
再言有旨意下來,命徐青、餘榮認父封節度侯,命光祿寺備筵,又命程老伯代朕禦祭,打開鐵丘墳兩遼王夫婦及薛勇夫妻骸骨,歸葬山西,金頂禦祭禦葬,地方官春秋致祭。兩遼王王府重新起造,將三賊斬首,在墳前活祭。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