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3)

下了船,其他人臉上都有些疲憊之態,田箏反而精神了,一路上忍不住揭開一點車簾往周圍觀看,因是港口,來往人多,身著花花綠綠的行人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越往城門走,便越熱鬧……

魏家此時住的宅子是幾年前在京郊租的那一處,已經花錢買下來,變成魏家的宅子了。

兩進的宅子,此時大門打開,今日恰逢休沐,魏文傑攜著柳如月等在門前,遠遠的見了轎子過來,魏文傑便迎過去,衝著魏秀才與魏娘子喊了一聲爹娘。

幾年未見,魏文傑身上那股清雋之氣更甚,田箏笑著行禮,喊道:“文傑哥哥。”本來該直接喊大哥的,不過魏小郎說隨便田箏怎麼喊。

久別重逢,魏文傑見到田箏也很高興,向來沒啥喜怒表情的臉上露出笑容來,親昵道:“箏箏,個頭長這樣高了。”

他的態度就是對待鄰家妹子一樣尋常,可看在柳如月眼裏,卻頗不是滋味。向來欣喜於自己丈夫不愛拈花惹草,從柳家陪嫁過來的丫鬟,無論長得多麼嬌俏,非必要,他是看也不看一眼。

這樣的男人,對著自己弟妹露出那樣開心的笑容來,柳如月不由挺直了背脊,保持端莊的表情扯出笑道:“弟妹,想來你們舟車勞頓,該是疲乏了,家裏已經備好了飯食,咱們還是早早進家門再敘話吧。”

說完,她就上前拉住田箏的手,田箏笑著應是,兩人一塊往大廳走去。

魏秀才與魏娘子早已經迫不及待的進家門,要去看自家的大孫女去了。留著魏文傑與魏小郎兩個人指揮人把行李搬進門並放置好。

習慣了鄉下簡單的生活,一應事物都是親自做,之後魏文傑順利成了官身,為了不顯得寒磣,魏娘子便采買了幾個粗使下人,她就從廚房中抽身,平時隻負責父子三人的衣裳鞋襪,由著下麵的人打理家中瑣事。後來柳如月嫁過來,帶了十幾個陪嫁的仆從過來。魏娘子幹脆就把家中諸事托付給長媳去管理,魏娘子便成了甩手掌櫃。

這兩年來,柳如月管家理事的確很在行,魏娘子除了覺得長媳太重規矩外,對她是挺滿意的。

此時抱著繈褓中的嬰兒,小嬰兒臉蛋紅撲撲,正睜大眼好奇的盯著魏娘子看,魏娘子笑著逗弄道:“我的乖孫女。”

魏秀才在旁邊看得眼熱,忙道:“讓我也抱抱罷。”

“你仔細別磕著她。”魏娘子將人遞給魏秀才,一邊不放心的叮囑道。

兒子們已經長大,魏秀才早已經不記得抱孩子的正確姿勢,此時不免有些緊張,由著魏娘子指點,才得以把孫女抱穩。“看起來倒是像我們文傑呢。”

魏娘子道:“閨女肖父好,將來福氣大。”

兩人說著話時,柳如月與田箏一齊走了進來,柳如月偷偷的撇了一眼公婆,感覺他們二老是真心喜愛閨女,懸著的心便落下來。

柳如月心想,以自己身後的娘家,雖父親如今隻是四品文官,可背靠著魏家那座大山,想來公婆也不敢嫌棄自己生的是閨女。

魏秀才與魏娘子本來就不嫌棄,他們自己想生也沒生出閨女來,此時有了孫女當然歡喜,且他們心態放得寬,兒子兒媳能生,遲早也能生下男孫的,倒不急於一時。

田箏也湊熱鬧去抱了一會兒孩子,嘴裏不斷說著讚美的話,嬰兒隻有兩個月大點,軟萌萌的著實可愛。

過得片刻,嬰孩憋著嘴似乎要吃奶了,柳如月便喚了奶娘來,把孩子抱到暖閣裏喂奶去了。

一家人坐著吃完飯後,田箏就開始整理她和魏小郎的行李,他們住在西廂房,稍微布置了一番,主要是把床鋪好。

在她整理床鋪時,魏小郎進了房門,挨過去靠著田箏,笑道:“箏箏,不要弄那樣整齊了,反正我們住不了幾天。”

早已經定好了行程,此次出海的目標隻是沿海一帶,途中很是安全,他是要把田箏一塊帶去的,讓她先適應一下這種節奏。

這事夫妻倆早就說定的,田箏好笑的推推他,道:“住多長時間都是住,總得把房間弄幹淨整齊,自己才住得順心。”

魏琅偷了個吻,笑嘻嘻道:“箏箏做什麼都好。”

雖然來到陌生的京城,不過身邊有魏小郎,田箏感覺到哪兒都是家,特別是他總是毫不掩飾對自己的喜歡時,她就覺得很幸福。

弄完了房間,魏小郎便帶著田箏在宅子裏熟悉了一遍,一麵訴說當年他是在哪兒練武,愛在哪顆樹底下擺上案台練字讀書。

田箏甚至還發現了一顆樹上有很多劃痕,一輪一輪的,似乎記錄著什麼東西,見田箏要研究,魏小郎便趕緊拖著媳婦兒走,道:“去那邊看看,你不是喜歡種花草嗎?我讓人留了地,以後你隻管種那邊去。”

田箏疑惑他反應為啥那麼大,可被他蠻力半推半摟著走,隻好停下了思索的時間,一起到那塊地看看了。

京城中的宅子,修建的格局都很雅致,魏家這處自留了一片小花房,裏麵種了些蘭花、玫瑰、菊花等好幾種品花。

當然,魏娘子私下也留了小片種些應季蔬菜。

從前隻有三口之家時,家裏不講究,粗茶淡飯的吃,也為了節省銀子,就種了很多菜,魏文傑做了官後,才為了臉麵,弄了些花草種植進花房中。

田箏在鴨頭源時,沒事兒幹除了練練字,也愛養些花草,看著自己精心伺候盛開的鮮花,不僅有成就感,也能使得她煩悶時靜心。

魏小郎看她時常欣喜與自己種的花草成長,以為她由衷的喜歡,便在京城的宅子裏特意囑咐留一片給媳婦兒打理。

熟悉了環境後,柳如月便安排家中的仆從分別來見過田箏,田箏從來不聳見人,落落大方的見過這些仆從。

她事先早準備了些銅板,每臨到一人時,就給些適當的見麵錢。

總之,這些仆從私下裏都說這位鄉下來的二奶奶很親切隨和,難得的是沒有鄉下的土氣,且渾身上下一點架子也沒有。

田箏哪裏會去管別人背後說她什麼,隻要住的舒坦,沒人當麵編排她不做損害她的事,大家就和和美美的相處唄。

此時,東廂房裏,柳如月正看著手中的賬本,她的陪嫁媽媽入了門,柳如月問道:“怎麼樣?”

那位媽媽同樣是姓柳,原就是柳家的家生子,柳如月還是姑娘時,就已經被柳夫人指使給她管理閨中事物了。兩個人情分不淺,可以說是柳如月最重要的心腹,有啥事兒都要找柳媽媽一起商量。

柳媽媽把外間的丫頭喚走,打了簾子進到內室,便回道:“瞧行事倒是有章法,像個心中有主意的。不過……”

柳媽媽略微停頓,指指西邊的方向,接著到:“那位若是一直沒出息的在外邊耗著,大奶奶你也無須有啥擔憂,左右也影響不到你的地位。”

這裏指的就是管家理事權了。

其實柳如月完全無需擔心,婆婆不願意接手,理所當然就是長媳管家,田箏完全不會去跟她爭奪,可是柳如月還是想試探一下這位妯娌是不是個掐尖好強的人。

像她突然安排一大撥的仆從來給田箏見禮,柳如月也沒事先提點田箏,就命那些仆從去了。這也是為了測試一下對方。

柳媽媽細細的說了一番客廳中的情況,柳如月寬了心,便笑著道:“她能明白事理更好,我也能輕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