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爺車”
模友天地
作者:劉占平
我是個閑不住的人,一有空就和遙控航模愛好者去外場飛航空模型、到湖邊放航各種艦船模型。這些年,我還陸陸續續收藏了一些非常逼真的老爺車模型,心裏想:總有一天親手造一輛老爺車過過癮。
這個機會果然來了。退休後一次去什刹海散步,無意間發現一輛可供兩人腳踏的四輪車。當時隻是掃了一眼,照了幾張照片,回家輸到計算機中查看,覺得用這輛車改造一輛“老爺車”再合適不過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以600元的價格買下了這輛車。
把這輛車弄回家後,先進行了一番大改動:去除了腳踏、鏈條和右邊“駕駛座”的方向盤;設計了一個典型的方頭方腦、可放電池的前機器艙;左右兩邊各增加了一對擋泥板。為了讓其外觀更接近“老爺車”,又裝上了有坡度的方頂棚,並在“駕駛座”正前方加了一塊鋼化玻璃作為前風擋。另外,在兩邊擋泥板上安了兩個備用輪胎,從燈飾城買了兩個古典式壁燈安在兩邊當轉向燈,車前邊則配了兩個疝燈當大燈,既有意思也保證了夜間行車的亮度。之後安裝了喇叭、儀表盤、收音機、頂燈、後視鏡,用透明塑料板遮住全車。用時4個多月,花費4 000多元,我終於打造出一輛電動“老爺車”。
初次上路時,“老爺車”性能並不穩定。它的傳動和刹車都不太合理,隻有一個車輪輸出動力、一個車輪負責刹車,因沒有減震設施,即使行駛在平地也讓人覺得很震。於是又從附近電動車行買回一個舊三輪車底盤,焊接安裝上後一試才比較滿意。之後加裝了差分傳動係統,使兩個後輪同時轉動、刹車,並為全車加裝了減震彈簧。又到很遠的南四環外天信彩蓬廠買回幾個黑框車窗,安上後挺招眼的,大家總愛圍上來問這問那,照幾張相片。心中別提多自豪了,成就感特強。
我的“老爺車”跑起來速度也就30千米/小時,可以倒車,帶3塊自行車鋰電池,北京城四環內都能到達。為了響應政府倡導的綠色、環保、減少汙染的號召,我前幾年就在自家屋頂上建起了太陽能電站,現在已經發展到可以儲能1 000W,正好可給“老爺車”充電。開著這輛“老爺車”出去辦事、散步、會友十分方便,真正的汽車反而很少開了。
不過有一點缺陷。由於設計時光考慮了外形的相似度,讓兩邊的擋泥板占用了過多有效空間,因此“老爺車”隻能坐下駕駛員一人。在今後的改進中,我將把這一條列為重點。對於“老爺車”,我還有一個新鮮的想法,就是把它改造成一個大的遙控電動車。到時候去操場上遙控著玩一玩,該有多過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