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刹原本也是一關,及至刹前,大門之上,一個書寫著“夢忘川”三字的匾額當先映入眼簾。
在斑駁的朱漆大門兩側,門住上書寫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夢斷忘川夢忘川,夢牽忘川夢”;下聯是:“天絕舒情天舒情,天佑舒情天”。
僅是看這副對聯,怎麼看怎麼覺得是一種小女子的心態,反正與這個古刹的格調毫不搭界。
所謂刹,其實是寺廟的另一種稱呼,因而毫無疑問,這古刹定然是一處佛門淨地,橫亙在通往鬼門關的路上,我必要從中穿過才可。
自打有了星華法士的出現,我已深知自己與佛門也有著一定聯係,因而麵對這“夢忘川”的古刹之時,心裏也就正色了些,與在洞天福天前一樣,我將自己整理的爽利了些,這才輕叩大門,並高呼道號:“無量壽佛,道門第八世陰陽童子李梁拜覲名刹,叩問佛緣,我佛慈悲,阿彌陀佛。”
一般來講,道門中人尊的是天尊,不必執阿彌陀佛禮,呼一聲佛門法號,是出於敬重的目的,這與信仰無關。
我這一聲法號呼畢,那朱漆大門“吱呀”一聲便緩緩打開,隨後耳際便傳來了陣陣頌經之聲,我並不懂對方所頌的是哪一部經文,隻覺得這聲音韻味兒十足,悠悠然然,聽在心裏,瞬間就有一種清心明目之感,比清心明目咒也不遑多讓。
雖然門開了,但並沒有任何人出現,我循著頌經之聲往裏看去,刹中隻有一座殿宇,正對著刹門,上麵同樣題刻著一個金字大匾,上書“大雄寶殿”,殿門前同樣有一副對聯,兩邊加起來,卻僅僅隻有八個字:“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這兩句是佛門中人勸度世人常用的一句話,坊間到處都傳,我對此並不訝異。
提步向前,邁入大雄寶殿之中,內中布局與陽世的佛寺沒會麼太大的兩樣,三座佛祖金身當殿而立,正中是釋迦牟尼佛,右側是阿彌陀佛,左側是藥師佛。
此間三世佛像是俗稱的“橫三世佛”,代表的三種空間,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和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
坊間一些大雄寶殿的三世佛像布局為“豎三世佛”,代表的是三種時間,分別為過去世迦葉佛,現在世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世彌勒佛。
這其中自然有一些佛門典故,我不做詳細說明了。
進入殿中,除了各處所立的佛像金身之外,再無他人。
在進殿之前,我以為頌經之人就在殿中,但進了殿以後,又覺得頌經之人是在門外,心裏自然非常訝異。
雖然訝異,但我並不打算深究其中的原因,有道是隔行如隔山,我來此處不過是借道,見了佛門聖跡盡了自己的禮數就行,佛門中有幾多神秘,我一個道門中人不必想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