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憤怒(2 / 2)

“豎子,老夫誓殺之。”

作為大唐的軍神,總是能夠從最全麵的角度思考所有問題,火焰和草原的關係讓李靖不需要浪費多少腦細胞就能夠捋清,心中對賈一大加讚賞的同時也是對李道宗的行為產生了濃濃的失望,李道宗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想著大唐的士兵這固然是好事,可若是失了草原上的民心,到時候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來犯,大唐又將失去多少寶貴的士兵啊。

眼下草原上已經被燒成了焦土,前往追擊的話戰馬沒有了隨處可取的草料,若是強行追擊的話,很有可能人沒追上,這邊的戰馬倒是餓死不少,這事有點大,李靖難以決斷,隻好找來剩下的所有將軍進行協商。

很快剩下的將軍們就全都集中到了帥帳當中,李靖將問題說了出來,將士們也就開始了討論。

“末將以為不應追進,沒有草料,就算是追上吐穀渾的軍隊,我軍也是人困馬乏,難免被吐穀渾軍隊趁機殲滅。”

其他將軍聞言也是紛紛附和,一時間整個帥帳當中竟然沒有誰願意選擇進行追擊的。

整個帥帳當中所有將軍當中唯一沒有說話的侯君集等到別人都說完之後,這才走到李靖的麵前大聲說道:“我以為應當乘勝追擊。”

侯君集的一番話頓時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寧靜的湖水當中激起了千層浪,李靖則是眼前一亮,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吐穀渾初戰戰敗,再加上慕容伏允強行焚燒草原,乃是逆反所有士兵的意願行事,此刻吐穀渾士兵的士氣乃是最低迷的時候,若是我軍此時追上必能對他們造成更進一步的打擊。”

打仗打的一方麵是軍備,另外一方麵就是士氣,如今大唐的軍備絕對要比之吐穀渾高出不止一兩個等級,士氣更是經過初戰告捷之後最是振奮的時候,再加上抑製住草原大火的蔓延,更是讓軍人們對吐穀渾士兵的怨憤達到了空前的地步,此刻若是能夠追擊上吐穀渾的大軍,必然能夠一句破之。

想清楚這些,李靖力排眾議,決定乘勝追擊,而後開始製作作戰方略,為了防止吐穀渾再次逃跑,李靖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親自帶隊前往祁連山,切斷他們後退的道路,並迂回至伏俟城,另一路則是由侯君集和李道宗帶隊南下攔截南逃的吐穀渾的大軍。

作戰方略很快傳達各部,侯君集成為了李道宗所帶領的大軍的主帥,至於薛延陀和突厥士兵則是並入了李靖的麾下,一同朝著祁連山的方向飛快行去。

李靖的作戰方針可以說是將吐穀渾軍完全控製在了一個狹小的範圍之內,現在的吐穀渾軍所前往的方向是磧口,稍作休整之後必然會後退至祁連山,李靖則是通過繞道先到達祁連山,然後返回來在跟吐穀渾軍進行激戰,到時候戰敗的吐穀渾軍必然會揮軍南下,到時候正好碰到侯君集和李道宗所帶領的唐軍,這樣前後夾擊之下,吐穀渾必破。

李靖盤算的非常好,隻是不知道他是沒想到還是實在沒有辦法避免一個問題的出現,竟是沒有做任何的安排,那就是草原上的可汗們都有著同樣的毛病,那就是眼瞅著不敵的情況下就會選擇逃跑,而且逃跑的水平還都非常高,若非撞大運的話,基本上很難被唐人給抓住。

上次劼利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材,多少人抓劼利一個人啊,愣是讓他在草原上跑了好長的時間,最後還是在被人的駐地當中找到的,這才有幸抓住,若是劼利不投奔草原上的任何部落,想要抓住他還真不是一般的難啊。

這慕容伏允也絕對是一個逃跑的高手,而且這人比之劼利這個沒有軟蛋的貨可要狠的多,要是這小子一頭紮入大漠當中,那可真就成了大海撈針了。

大軍合並一處,將士兵們重新分派完畢之後,兩路大軍開始朝著他們各自的戰場開拔,聽說李靖和侯君集要踏過兩千裏的無人區,甚至還要過無水無草的破落真骨,賈一第一時間將他準備的打量的能量豐厚的肉幹和一些罐頭分給了他們,希望能夠對他們有所幫助。

賈一重回了李靖的麾下,開始隨著李靖的步伐踏上了已經被燒焦的草原,朝著祁連山的方向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