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魏征話語的賈一,眼前頓時一亮,魏征也開始學著根據李二的喜好來說一些話了,單是這番話會能夠讓李二對他的厭煩情緒改觀不少。
“那些商賈自然要嚴懲,隻是如今諸國大兵壓境,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二的話音落下,竊竊私語的聲音再次充滿了整個朝堂,站在人群中的賈一知道,這次八成是沒他什麼事了,光是李二的態度就已經看出了端倪,作為強悍如斯的帝王,他會允許有誰對他產生不敬的行為?更不要說拿自己家裏麵的人出去換去和平這種能夠把人丟到姥姥家的糗事情。
如果要戰,那便來戰,反正賈一的這次琉璃兜售之策,給大唐撈了數百萬貫,軍資很充足,無非就是死倆人的事情,若是能夠戰而勝之,還省的李二以後再一個一個的去收拾他們。
每個人基本上都知道李二的脾氣,見李二也不準備再問責那些商賈,所有的大臣很自覺得就把話題轉移到了對待敵國的態度上來。
“啟稟陛下,如若對來犯國家用強的話,恐我國國力不足。”
說直白點就是你丫毛錢都沒有,打個毛的仗啊。
不等李二說話,長孫無忌就站了出來,強忍著臉上的笑意,對剛才說話的大臣說道:“商賈固然將來犯國家坑害,但是卻給我大唐帶來了不小的收益,貳佰伍拾叁萬貫就是他們上繳的賦稅,這些錢用來打仗綽綽有餘了。”
瞬間整個朝堂之上都充斥著一陣陣吸冷氣的聲音,兩百多萬貫,這可是相當於去年整個大唐全國總收入的兩倍啊,上次出擊東突厥,所有花費加起來也不過就是三十萬貫,這兩百萬貫確實足夠打這場戰爭了。
既然錢都已經不是問題了,那就再考慮考慮人的問題吧。
“啟稟陛下,此次敵國來犯,實數無妄之禍,我關中子弟卻要為此拋頭顱灑熱血,對我關中子弟來說實數大大的不公。”
李二嘴角微微扯起一個細微的弧度,這才說道:“如若可以,朕想平定天下。”
雄心壯誌說的就是現在的李二,皇帝都這麼說話了,諸多大臣也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眼瞅著就所有人都沒話說了,房玄齡和杜如晦就站了出來,對李二說道:“臣以為雙方各退一步,乃是眼下最好的策略。”
所謂雙方各退一步,敵國必然是退兵,而李二則是要懲處那些商賈,也就是賈一等人,隻是敵國真的會如同房玄齡和杜如晦所想的那樣乖乖退兵麼?
“回稟陛下,諸多敵國在商賈的刻意操作之下,已然是國庫空襲,難有再戰之力,在這我大唐剛剛平定東突厥,正是士氣正盛之際,想來他們也不會願意在這個時候招惹我大唐。”
要不怎麼說房謀杜斷呢,人家分析問題總是能夠抓住其根本,從而說出最直接最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也就難怪李二對他們二人委以重任了。
事情就這麼敲定了下來,李二為了做做樣子,需要處置一些參與其中的商賈,具體這些商賈是誰,他也心裏也是清清楚楚,隻是實在是難以張這個嘴啊,全都是勳貴之後,這次雖說是將敵國坑的不輕,可是對於大唐來說卻是難得的好事,甚至用有功之臣來說都不為過,如今卻要處罰,可怎麼張這個嘴啊。
就在李二犯難的時候,秦瓊第一個帶著秦懷玉來到了李二的麵前,秦懷玉單膝跪地,懇請皇帝發落他坑害外國使臣之罪。
這一戲劇性的變化直接讓李二愣在了原地,他也是再是想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不過剛剛還在發愁的事情卻是迎刃而解,雖然還是有點不忍心,待到看清楚秦懷玉那堅定的眼神之後,也就徹底的放下心來,這才說出將其發配千裏直達江南的決定。
前往江南,那就不叫發配,那叫封賞,甭管是在什麼年代,江南都是魚米之鄉,那裏不僅物產豐富,而且風景優美,若是發配能夠發配到那個地方,相信犯事的人會變的多好多。
對此,秦懷玉到是沒有說什麼廢話,直接謝恩接了下來,而後跟在秦瓊的身後跟李二告退離去。
接著程處默長孫衝等人也衝到了李二的麵前,紛紛要求一定要讓他們也一同被發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