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文事(4)(1 / 3)

【原文】司馬懿畏蜀如虎,諸葛亮輔漢如龍。【譯文】司馬懿懼怕蜀國,就像怕老虎一樣;諸葛亮輔助蜀漢像神龍一樣威力無窮。

【原文】鷦鷯巢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譯文】鷦鷯是很小的鳥,在樹林中築巢,隻不過占用一根樹枝而已;鼴鼠雖大到河邊飲水,不過喝飽一肚子罷了。

【原文】人棄甚易,曰孤雛腐鼠;文名共仰,曰起鳳騰蛟。【譯文】孤雛腐鼠,是說拋棄一個人就像拋棄一隻孤單的野雞和腐爛的老鼠一樣容易;起鳳騰蛟,是指文章和聲名都被人共同景仰,就像瞻仰飛起的鳳凰和騰雲的蛟龍。

【原文】為公乎,為私乎,惠帝問蝦蟆;欲左左,欲右右,湯德及禽獸。【譯文】為公事還是為私事,這是晉惠帝聽到蝦蟆叫聲後問左右侍從的話;商湯王主張獵入網開三麵,野獸想去左邊就去左邊,想去右邊就去右邊,商湯王的恩德遍及到禽獸身上。

【原文】魚遊於釜中,雖生不久;燕巢於幕上,棲身不安。【譯文】魚在釜中遊動雖然活著,但不會太長久;燕雀把巢築在帳幕,雖然暫時棲下身,但是不安穩。

【原文】妄自稱奇,謂之遼東豕;其見甚小,譬如井底蛙。【譯文】狂妄地稱讚自己奇偉不凡、夜郎自大的人,稱他為遼東豕;一個人見識短淺,孤陋寡聞,就把他比作井底之蛙。

【原文】父惡子賢,謂是犁牛之子;父謙子拙,謂是豚犬之兒。【譯文】犁牛之子是指父親低賤而凶惡,兒子卻賢德;父親謙稱兒子笨拙,叫豚犬之兒。

【原文】出人群而獨異,如鶴立雞群;非配偶以相從,如雉求牡匹。【譯文】鶴立雞群,是指人的才德和儀表超出普通的人群;雉求牡匹,是指不能成為配偶的卻互相跟從。

【原文】天上石麟,誇小兒之邁眾;人中騏驥,比君子之超凡。【譯文】誇獎小孩有奇才,能夠超出眾人,稱他為天上石麟,用人中騏驥比喻才德超眾的君子。

【原文】怡堂燕雀,不知後災;甕裏醯雞,安有廣見?【譯文】住在安怡和悅的廳堂的燕雀,不知道身後將要降臨的災難;醋甕裏的醯雞,怎麼會有廣博的見識?

【原文】馬牛襟裾,罵人不識禮義;沐猴而冠,笑人見不恢宏。【譯文】馬牛襟裾,罵人不懂禮儀;沐猴而冠,這是恥笑那些見識不廣的人。

【原文】羊質虎皮,譏其有文無實;守株待兔,言其守拙無能。【譯文】羊質虎皮,是譏笑人虛有其表而無其實;守株待兔,是指拘泥經驗、毫無變通的拙笨無能的人。

【原文】惡人如虎生翼,勢必擇人而食;誌士如鷹在籠,自是淩霄有誌。【譯文】凶惡的壞人,得到新的力量幫助,就會像凶惡的老虎生了翅膀,勢必會選擇人來吃:有誌之士像老鷹一樣被困在籠裏,但依然保持著衝天的宏偉誌向。

【原文】鮒魚困涸轍,難待西江水,比人之甚窘;蚊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比人大有為。【譯文】鮒魚被困在幹涸的車轍溝中,很難等到西江水的救助,比喻人的處境窘迫;蛟龍終究不會甘居小池塘之中,隻要遇到雲雨就會騰飛而去,比喻人有大的作為,能取得大的成就。

【原文】執牛耳,謂人主盟;附驥尾,望人引帶。【譯文】執牛耳是稱人居於領導地位;附驥尾是期望別人提攜。

【原文】鴻雁哀鳴,比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誚貪人之巧營。【譯文】鴻雁哀傷的聲音充滿四野,比喻百姓流離失所;狡兔三窟,譏誚貪婪的人巧於鑽營私利。

【原文】風馬牛勢不相及,常山蛇首尾相應。【譯文】馬走順風牛走逆風,彼此互不侵犯;常山蛇,攻擊它時,首尾會互相呼應。

【原文】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其扶之者眾;千歲之龜,死而留甲,因其卜之則靈。【譯文】百足蟲死了之後都不會僵硬,因為還有許多隻腿支持它不倒下;千年的老龜死了之後會留下甲殼,用它占卜是很靈驗的。

【原文】大丈夫寧為雞口,毋為牛後;士君子豈甘雌伏,定要雄飛。【譯文】大丈夫做人頂天立地,寧願做雞嘴,給雞進食,也不願意做牛後,給牛排糞;士君子怎麼會甘心像雌鳥一樣伏在草叢間,一定要像雄鳥一樣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