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功成名就,賢名遠揚(1 / 2)

看了一眼任謙,蔡邕點頭笑道:“老夫便是蔡邕,你是小友的……”

“在下與呂家乃是姻親,小女與布兒早有婚約。”

此時的任謙,早已經醒悟。雖然還不清楚呂布,是怎麼認識蔡邕的。但從蔡邕的稱呼上,就知道與呂布不錯。這時再和呂布慪氣,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隻是真的沒有想到,呂布竟是如此長臉。竟認識大儒蔡邕,這若是說了出去,他臉上也有光啊。

“原來小恩公,已有婚約了。”蔡邕微微一笑,便對曹操道:“上座吧。”

曹操應諾一聲,取來兩隻方塌,放在蔡邕對麵。

聽著蔡邕的話,呂布心中微動。蔡邕說話的語氣,似乎有些遺憾啊。該不會是蔡邕,想把蔡琰嫁我?

至於任謙聞言,同樣麵色微變。呂布究竟做過什麼,怎麼都稱他為恩公?

不過,此時在人前,也不方便問,隻能存在心底,留待回去再說。

眾人落座之後,便攀談了起來。

對於他們說的儒學,呂布隻是一知半解。後世所學的數理化,這時可排不上用場。

雖然重生為呂布後,沒少和呂黃氏讀書,但很多想法都不同,理解上也會有問題。這是時代的鴻溝,思維方式的差異。

盡管對他們的話題,呂布並沒什麼興趣,但還是認真的聽著。

有句話說的很好,書到用時方恨少。多了解一些東西,總不會有壞處的。

傾聽中的呂布,並沒有察覺到,蔡邕在和任謙說話時,也在密切的關注著他。

當蔡邕注意到呂布,竟然聽的津津有味,心中已經暗暗認可。看來呂布還能調教,並非隻是一名武夫。

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經過與蔡邕的攀談,任謙自然獲益良多。一些不懂之處,也得到了解惑。

當話題停下時,任謙隨意一瞥,這才驚訝發現,呂布竟然在聽,而且還很入神。

心中頓時一震,呂布才多大啊,就能聽懂這些?

實在是忍不住,任謙好奇問道:“布兒,你都聽懂了嗎?”

“啊?”沉思中的呂布,霍然驚醒過來,靦腆的笑了笑:“的確聽懂了一些,但有些不能理解。”

“聽懂了哪些,又有那些不懂?”蔡邕也來了興致,目光打量著呂布。

可是蔡邕這一問,卻讓呂布愣住了。

呂布的想法裏,有很多的內容,如果說了出來,便是大逆不道。

比如說“君權神授”,呂布若是提出質疑,必定就會千夫所指。

西漢思想家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應,認為君主由上天選定,但隻是為了鞏固統治。

呂布能說出來嗎?

目光看向三人,呂布嘿嘿一笑:“儒,柔也。從人,需聲。儒之名蓋出於需。需者,雲上於天,而儒亦知天文,識旱潦。儒有三科,關達、類、私之名,達名為儒。”

聽著呂布所述,蔡邕雙目圓睜。而旁邊的任謙、曹操,也驚的張大了嘴巴。

“好,好,好,儒的本質,盡在言中,孺子可教,孺子可教。”蔡邕哈哈大笑,眼中滿是欣慰。

任謙聞言已經,隨即心中暗喜,瞪著呂布說道:“傻小子等什麼,還不趕快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