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書畫的沈光平,做夢也沒想到,他的人生會如此多舛:大兒子先天性腦癱,二兒子先天性心髒病,倔強的他又生下了三兒子……為了給孩子治病,他的家中一貧如洗。走投無路之下,沈光平放棄文化站的清閑工作,掐滅夢想,四處打工救家。
偶爾閑暇時,沈光平帶著走路不穩的大兒子鍛煉身體,誰知,卻意外激活了大兒子的體育潛質。如今,在追夢路上高歌猛進的大兒子,成績驕人,驚喜連連,正眺望人生,向更高更遠的夢想,快樂出發。
沈光平和兒子含淚奔跑的故事,是2014年寒冬的一抹亮色,溫暖,勵誌,催人上進……
溫暖之家的天空坍塌了,愛子先天性腦癱
沈光平經常對幾個兒子說的話,竟然是柳青的經典名言:“人生的路雖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1956年2月15日,沈光平出生在安徽合肥郊區,家裏兄妹10人,生活非常貧困。由於家境貧寒,沈光平小時候沒少吃苦,經常遭受小夥伴的欺辱。慢慢地,沈光平的性格變得內向,他不願再跟小夥伴一起玩耍,經常一個人待在家裏發呆。沈光平的家中一貧如洗,唯一有點文化氣息的地方就是家裏掛的中堂,中間是一幅山水畫,兩邊的對聯寫得遒勁有力,筆勢連綿回繞,活潑飛舞,奔騰放縱,大有馳騁不羈、一瀉千裏之勢。沒事時,沈光平喜歡站在門口,對著中堂字畫細細品味。
看的次數多了,即便上學或晚上睡覺,沈光平的腦海裏也經常浮現出中堂的影子。遇到不上學,在家裏又沒事時,沈光平便會拿出紙和筆,坐在門口,對著中堂臨摹起來。
臨摹的次數多了,沈光平開始喜歡上畫畫和書法。興趣激發了沈光平的學習熱情,他的畫畫和書法水平大增,一些書畫被他臨摹得惟妙惟肖。由於找不到臨摹的書畫,沈光平便對著鏡子,開始給自己畫像。
1977年,沈光平高中畢業了。貧寒的家境,再也無力供他去求學。沈光平開始思考人生,黯淡的前途讓他一籌莫展。
1978年5月,沈光平進入蜀山鄉窯場,成了一名值班人員。上班沒事時,沈光平便從口袋裏掏出紙和筆,開始寫字畫畫。沈光平擅長書畫的消息,在場裏不脛而走。
就在這時,好運悄然降臨。這年秋天,蜀山鄉成立文化站,急需有書畫特長的人員加盟。文化站麵向社會公開招考。前來應考的有好幾十人,最終隻有沈光平一人被錄用。
從窯場進入文化站,工作清閑,每月有40元工資,因在當地小有名氣,找沈光平寫字畫畫的人絡繹不絕,他一下子有了魚躍龍門、飛黃騰達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