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魚肚子裏剖出來的漂流瓶,為鄧肯號遊船船主格裏那凡爵士提供了失蹤船長格蘭特的線索。於是,格裏那凡爵士帶著船長的一雙兒女沿著南緯37度穿過南美洲,橫貫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整整環繞了地球一周,在經曆過無數艱難險阻後,終於在太平洋某個荒島上找到了這位失蹤兩年的蘇格蘭航海家。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的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
他於1828年在法國南特的費多島出生,從小即酷愛科學,喜歡幻想,凡爾納在大學學習法律專業,畢業後原本打算進入律師行業,但因為偶然結識了著名文學家大仲馬,在大仲馬的鼓勵下,他轉而走向了文學創作之路。
凡爾納最初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這些作品當時均未發表。1863年起,他開始嚐試性撰寫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並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一書而成名。在其一生中,凡爾納總共創作了66部長短篇小說等與少量劇本,主要作品有《八十天環遊地球》《海底兩萬裏》《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等20多部長篇科幻曆險小說。人們稱其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世界上被翻譯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並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他既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
凡爾納的作品以流暢清新的文筆、波瀾起伏的情節與非凡的想象力吸引了世界各國大批讀者,而且成功“預言”了20世紀宇航科技的諸多成就,比如潛水艇、人類進入太空等等。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自傳中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俄國宇航之父齊奧爾斯基說:“凡爾納的小說啟發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方向去幻想。”法國元帥利奧泰也說:“現代科技隻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介紹,儒勒·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僅次於推理大師阿加莎·克裏斯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全球各地,凡爾納作品的譯本至少在4702種以上,他在2011年被評為世界上作品翻譯次數最多的法語作家。這位科幻大師於1905年不幸辭世,法國人為了紀念他的百年忌辰,將2005年定為凡爾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