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萬戶飛天的傳說(1 / 2)

第一章引言:世界航天的第一人是誰?結局如何?人類對其評價如何?

注:本故事的背景是20年後的2048年。。。

話說作為地球上的高級動物,身處藍星生物鏈頂端的人類對於外星生命的存在一直抱有非常大的好奇心,至於這好奇心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從何地開始的,誰也說不清楚。隻不過一些小青年似乎對這好奇心並不是十分喜歡,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好奇心是作死的開始,比如明朝有個官員叫萬戶,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利用炸藥製作了四十七個“火箭”,然後把這些火箭綁在一個椅子上,而自己則坐在椅子上,手拿火把,然後點燃屁股底下的“火箭”,希望借此來實現飛天的夢想,而萬戶自己也就是人類曆史上的首位航天員。當然,萬戶飛天的結局是死亡。對此,一些小青年就開始酸了,對此評價說:“好奇不止害死貓,還能害死人,嗬嗬”。

不同於上麵這些想法易於常人的小青年,對於這萬戶飛天的壯舉,古往今來似乎都是多褒少貶,都將其奉為世界飛天的第一人,稱其為祖師。那麼,作為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人類又是如何評價他的呢!?以下便是世界上那些人傑對其的評價:

費奧多西耶夫和西亞列夫(前蘇聯的兩位久負盛名的火箭專家)在他們所著作的《火箭技術導論》中說:中國人不僅是火箭的發明者,而萬戶是首位“企圖利用固體燃料火箭將人載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w·麥克斯韋爾(英國火箭專家)評價萬戶飛天的壯舉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威利·李(德國火箭專家)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書中也說到:“萬戶在發明並試驗一種火箭飛行器時,頗為壯觀地自我犧牲了”。

以上是一些火箭權威人士對於萬戶這位先驅的評價。而鑒於萬戶飛天這一項具有開創意義的壯舉,在20世紀70年代,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背麵一座環形山命名為“wanhoo(萬戶)”,以此來表彰萬戶這位火箭先驅的貢獻。

而說到國內的火箭專家與航天人的評價大抵上也是如此評價。其中有一位人士例外,這位人士是在公元2048年榮升為中國航天一把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龐業成。這為龐業成在他的《新能源火箭的研製與發射》論文中是這麼評價的:“對於萬戶先生這位先驅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點燃自製的火箭,最終粉身脆骨的舉動深表感動。但是其結果並意外,因為其根本不符合火箭製作與使用的原理。萬戶不顧科學事實貿然實驗,最終死亡,也就夠資格作為先驅存在,算不上科學巨人,受人尊敬也有點名不副實”。

其實,在我們看來,龐業成的說法確實是有一點過分了。但是龐業成本人卻不認為這麼說有什麼不妥,因為龐業成是一個十足的科學與科技的信仰者,在他看來,科學與科技是頭等大事,他也為此在不懈努力,希望成為人類曆史上最為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希望能與牛頓,居裏夫人,愛因斯坦,普朗克,波爾等齊名的科學家。說到龐業成對於科學與科技有多推崇,有一個事件可以來說明,這個事件是這樣的:

2022年,在中國科學與技術大學的科學館內,有一場關於原子彈的辯論,此辯論為《從科技的角度來講,究竟該不該在廣島與長崎投放原子彈?》。這場辯論的意圖很簡單,就是為了討論一下為了科技的發展,該不該犧牲人類環境與性命。正方認為這是科技發展所必須的,反方認為應該禁止這樣。而作為愛因斯坦的強力擁躉者,龐業成自然而然的就站在了正方。可是,戲劇性的是龐業成的好友,兩人合力做出了很多想科學研究的數學天才——孫然卻站在了反方。在這場討論會上麵,正,反雙方都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還列舉事跡來反駁對方的觀點,總之,辯論會上雙方真的是討論的麵紅耳赤,其熱烈程度好似是擁有核武器的兩個國家在一個星球上以原子彈為武器在進行戰爭。說到這場辯論會的結局很多人都忘記了,但是據當天參加討論會的人員說:這場辯論是沒有結果的,因為作為正方的龐業成在中途突然離場,決定不再參加這場辯論。感覺到氣氛不對的雙方也就將辯論會結束了,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大的紛爭。後來,龐業成在辯論會的第二天便在中國科學與技術大學的官方網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其文章標題為《與曾經的“好友”孫然決裂,分道揚鑣,並老死不相往來的公告》。隻是觀看文章標題就可以看出龐業成與孫然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究其原因則是文章中說到的:“我昨天在辯論會上才發現,孫然竟然是一個反對科學與科技發展的偽科學的人。作為科學的忠實擁護者,在此發布一個公告:吾決定與昔日'好友',孫然決裂,分道揚鑣,並且老死不相往來,正如俗話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由此可見,龐業成是一個十足的科學與科技的擁護者。在科學與科技的發展道路上,任何犧牲都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任何阻礙都是不能被原諒的。這便是龐業成為何與孫然決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