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立誌進取
找準這個症結,皮一橋又專門往市水利局裏跑了一趟,向專家請教解決方案。專家給出的意見是:在丘陵地區用滲灌的辦法肯定可行,但成本很高,解決一個五十畝農田的丘陵,成本大概要十萬元左右,而且首先要解決水源問題,不能僅靠下雨蓄水,也就是說要打深井,還需要十萬元左右。這樣算下來,解決一個五十畝丘陵的滲灌問題,起碼需要二十萬元。而山南鄉丘陵星羅密布,就算投資上億元,恐怕也無法解決所有丘陵的灌溉問題。
麵對如此巨額的投資,別說是鄉裏了,就是縣裏恐怕也不願意拿出這麼多錢來支持。何況這麼幹本身就是一次冒險,萬一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十一月的寒風凜冽刺骨,眼看著辛辛苦苦籌劃了一個多月的計劃就要以失敗而告終,皮一橋一個人坐在嶺上,一下子陷入了絕望當中。
“算了吧。根本就不是能解決的問題,你又何必逞這個能。”歐曉萌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嶺上,一隻手輕輕落在皮一橋的肩膀上安慰道。
回頭看了歐曉萌一眼,皮一橋將十根手指深深地插在頭發裏,卻還是不服氣道:“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嗎?”
歐曉萌淡然笑笑道:“要是有辦法早就解決了,哪兒還能等到現在。再說了,那麼多專家都沒能解決的問題,憑你一個人怎麼能解決的了。”
皮一橋卻忽然興奮了起來,轉身拉了歐曉萌的手,抬手往遠方畫了一圈道:“你看看眼前這一片丘陵,我剛才大致數了一下,大概有七八十個,一個丘陵按五十畝梯田算,就是三四千畝地。我問過老百姓,如果種成小麥,就算雨水充沛,因為雨水流逝嚴重,這些丘陵地的畝產也就二三百斤。但是如果能解決滲灌問題的話,就能達到七八百斤,每畝增產就是五六百斤之多,這四五千畝梯田就是二三百萬斤,一斤小麥按照一塊錢計算,也要二三百萬元,農民平均收入一下子就能從現在的不足三千元,提高到六千元,整整翻上一番。你說這是不是一件讓人振奮的事情?”
歐曉萌就在皮一橋臉上輕捏了一把道:“你啊,就是不自量力,別說解決這七八十個丘陵的灌溉問題了,就是解決兩三個恐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皮一橋卻不服氣道:“你不要這麼說,專家說一個丘陵需要二十萬,我看不見得。專家的算法是購買成套的滲灌設備,要是我們自己搞呢,恐怕就花不了那麼多錢了。還有,一個丘陵配套一眼深井顯然太浪費,要是七八個丘陵,甚至十幾個丘陵配套一眼深井呢。這樣不就大大節約了費用嗎。”
歐曉萌也似有所悟道:“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個辦法,可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鄉裏有人要支持你這樣搞。不管是孫書記還是尹鄉長,我估計我想都不願意冒這個風險。萬一失敗了,那可是幾十萬的損失,誰來承擔?”
皮一橋歎了一口氣道:“這也是我發愁的事情。”隨即又道:“不管怎麼說,我還是想試試,如果他們不同意,我就去找縣水利局。”
歐曉萌道:“那就更別想了,孫書記和尹鄉長都不支持,縣水利局怎麼可能支持。”
從嶺上下來,皮一橋又用一周時間將滲灌項目的費用詳細計算了一遍,並繪製了安裝滲灌的圖紙,這才去找了孫殿臣。
孫殿臣看完皮一橋的圖紙後,搖頭笑道:“沒想到你還真搞起來了,想法不錯,也很有創意。但是你也知道,這個東西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大致看了一下,你打算在大劉莊一次解決七個丘陵四百二十畝農田的灌溉問題,需要打一眼深井,配套七套滲灌設備,挖七個蓄水池,費用是三十萬。這個錢數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成功了,皆大歡喜,可萬一失敗了呢?誰來這個負責任?這三十萬元讓我如何給縣裏交代,如何給山南鄉的父老鄉親交代?另外,這事專家已經進行過論證了,這點錢根本不可能搞起來,你卻要搞,是不是有點天方夜譚了?”
孫殿臣說著和藹地笑笑。皮一橋不免有些失望。一切都如歐曉萌所料,孫殿臣並不支持搞滲灌項目。
就在這時,尹紅霞推門進來了,從孫殿臣手中接過圖紙,看了看道:“孫書記,你看這樣好不好?這個項目由我負責,萬一失敗了,我向縣裏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