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3)

我祖上三輩都是靠給人做木匠活討口飯吃,不能大富大貴但也能求得一日三餐溫飽。

民國十八年傳到周木成這正是鼎盛時期,周木成憑著精湛的手藝在十裏八鄉也算小有名氣,誰家做點木匠活都找他來做,日子過得自然是一天比一天好。

當時那個年景,一般人家境要殷實的話就會想做除了溫飽之外的事,去賭場賭錢或抽大煙。當然周木成也不例外,這一來二去手藝活也不做了,每天靠賭錢抽大煙生活。好日子不長,不出三個月把所有家產變賣輸了個底掉,又欠了外債。

老話怎麼說的“冬天穿棉襖,夏天穿布衫”這人要順應變化。沒辦法還得生活,重操舊業幹起了老本行。

所謂戒賭容易戒毒難,每天完工以後周木成會去鎮裏買上一兩塊“福壽膏”躺在炕上吧嗒吧嗒的抽著,時間長了身體越來越弱。加上當時的年月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木匠活越來越不好做,這生意越來越少日子自然越不好過,可周木成毒癮缺越來越大,眼看著過完今天沒明天的日子。

一日隔壁村遊手好閑的張老二找到周木成說有一筆發大財的買賣要和他一起做,人一旦到了絕境什麼事都能做出來。聽到能發大財,周木成想都沒想直接答應。約好第二日上路。

這晚周木成一夜沒睡其實心裏明白能發大財的又能有什麼好路子呢,沒辦法,一想到現在自己溫飽都成問題,更何況最不能忍的就是毒癮,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跟他走上一遭。

第二日清晨天還沒亮就被急促的砸門聲吵醒,慌忙穿上衣服去開門,打開門一看正是張老二,話不多說收拾了幾件破衣服告別了老婆就跟著張老二出發了。

一路上周木成好奇的問張老二到底做什麼事,張老二並不答他,隻講到地方就知道了。

一路無話,行至午時,碰到一送葬隊伍為首的則是一個手拿招魂幡一步三搖的像是在做什麼法事。緊跟著的家屬雙手抱著逝者靈位一路抽泣不止後邊是八人抬著一口巨大的棺材棺材後邊一群人也邊走邊往路邊撒著紙錢。

說來也怪出殯的都是在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這戶人家怎麼趕到中午發喪。這讓周木成不禁感到好奇。大路隻有一條隻能跟著發喪的隊伍後麵走。

無奈前麵隊伍太慢,二人商議之後便決定從趕在發喪隊伍前麵行走。剛走到隊伍旁邊那群人反到不哭了。

一個個眼神直直盯著他們笑像是眼中的大餐一樣嚇的二人毛骨悚然便飛快衝到了隊伍前邊。

二人都心有餘悸。加快了速度往前趕。走到了晚上八點實在餓的走不動了。便在不遠處找了個飯館喝了點酒壓壓驚。

等二人酒足飯飽後張老二說道:張兄弟,咱倆認識不是一天兩天了哥哥這次帶你出來就沒把你當外人。

說道這張老二特地壓低了聲音道:不瞞弟弟說咱們這次是要挖墳偷寶,三天前應遠縣大地主劉文忠莫名其妙的慘死在家裏,家裏人把他埋在了不遠處的大山裏。

這次出來還有一個人就在不遠處接應著咱們,咱們三個財寶得手以後三一三十一豈不是快活啊。

周木成早都料到此次定然是啥見不得人的好事,內心便也沒有太大波瀾。

二人又喝了一會便又上路了。走了大約有三十裏便到了劉文忠的墓,到是大戶人家連墓碑都要比尋常人家的大的多。

此時正值午夜,四周幽風陣陣,吹的草地嘩嘩做響,天上的月亮像是被一層輕紗照著一般,是明非明,是暗非暗。

周木成道:張二哥,不說有人在這接應嗎,怎麼不見人哩。張老二聽過答道:別急周老弟,來先抽根煙等他來一起動手。

二人點過香煙剛要抽起來,突然旁邊伸出了一隻手飛快的躲過香煙道:先敬劉老爺子在人家地盤哪有你們先抽的道理,說著便點燃一支香煙插在了墳頭上。來人正是張老二所說的第三人。

隻見此人一身黃色道袍頭戴黃色道帽左手拿著一把木頭坐成的劍眼角上麵有一道長長的疤痕,滿臉戾氣,倒八字的白色胡子在黑夜裏給人一種瘮人的感覺。

張老二見到此人連忙恭敬的道:金道長,您來了我們是不是可以現在動手。

金道長不有些不耐煩的答道:急什麼,還沒到時候,說完便站立在一旁閉上了眼睛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