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雲拱手道:“臣一定按國主吩咐所做,大力招兵買馬。另外,臣祝國主旗開得勝,大敗楚軍!”
“好,白卿,這城中一切事物便交給你了,待寡人大勝回來,一定重重有賞!”羅子詹高興道
“謝國主!”白景雲趕緊道謝。
“嗯”羅子詹點了點頭對白景雲道:“那便開始祭祀吧。”
“喏”,白景雲便開始著手安排祭祀了。
祭祀禮 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戰勝,是古代軍隊最重要的禮儀。這種莊重的禮儀同時也是用來堅定將士的必勝信念。
儒家經典稱西周時凡出動軍隊都要舉行大規模的祭祀儀式,屠宰牛羊獻祭祖先、社稷(土地與穀物神)。全體出征將士列隊,屠宰後的牛羊還要在隊列左右轉一圈,號為“殉陣”,並宣布“不用命者斬之”。統帥親自將牲血淋在軍器上,號為“釁”,象征性的將作戰使用的旗號、戰鼓、金鐸、兵器等淋上一點牲血。奇怪的是淋過牲血的戰車卻要放回庫中保存。祭祀結束後的牛羊煮熟了,即“胙肉”,分給將士們享用。
祭祀的過程很麻煩,作為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人,羅子詹當然不相信什麼鬼神之說。但是為了鼓舞征戰將士士氣、安定軍心。羅子詹也隻好硬著頭皮一步步的將祭祀完成。
待到祭祀完成,羅子詹便一躍跨上戰馬,披風一甩。拔出長劍,威武的喊道:“將士們!出發!”
隨著羅子詹一聲令下,鼓手便開始奮力擊鼓,聽著這振奮人心的鼓聲。士兵們隻感覺自己熱血沸騰,想要立刻殺敵立功。此時羅子詹也是同樣的狀態,但是他更興奮,因為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指揮軍隊。雖然隻有六千人,聽著不多,但是若親眼看到幾千手拿長矛,盾牌,身穿鎧甲的將士。估計也會被震撼到。
士兵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陸陸續續的出城,羅子詹被保護在隊伍中間身邊跟著蕭義和季飛。諸慶帶領一支人馬作為先頭部隊在前方探路,朱常和胡沈則跟在隊伍最後。
這天晚上隊伍便到達了指定位置,開始連夜進行偽裝,以防被敵軍發現他們。按照事先計劃:讓諸慶率領兩千士兵埋伏在峽穀左側,胡沈率領兩千士兵埋伏在峽穀右側,一千駑兵全部由朱常負責,分散在峽穀兩側。
而季飛帶領的一千士兵直接在埋伏圈前方兩裏處安營紮寨。
兩個多時辰後,各部隊全部埋伏好,羅子詹下令開飯,吃過飯後趕緊休息,迎接明天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