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楚軍來襲(2 / 2)

雙方戰車交錯的一瞬間,車上的戰士用戈互相敲擊。戰車在這個過程中不停。交錯之後,第一個回合結束。雙方戰車掉頭回來,再交錯,戰士再用戈敲擊,這是第二個回合……以此類推……通常幾個回合以後戰鬥就會結束,因為這種來回掉頭會讓戰車輪子或者其他部件壞掉……

還有一個讓人無語的規矩就是: 敵軍如果戰敗選擇撤退,一般情況下不追擊。追擊也可以,但隻許追50步。《孟子》說“五十步笑百步”的原意就是:跑50步是逃兵,跑100步也是逃兵,你有什麼資格笑話人家呢?但這句話放在春秋時代,50步是可以笑話100步的,因為跑50步就已經安全了,敵軍不會再追,還多跑出去100步不是傻麼……

這裏還有個典故,說的是 一次晉國與楚國交戰,晉軍失敗逃跑。所有戰車都跑了,戰場上隻有一輛晉軍戰車停著不動。跟他“配對”的那輛楚國戰車追上來,在他旁邊停下,那個楚軍戰士下車,問晉國戰士“哥們兒你咋了,你咋不跑呢?”晉國戰士回答“我車壞了,它不動。”楚國戰士說“哦,我看看……應該是這個地方有問題,我幫你修一修還能動。”於是楚國戰士幫晉國戰士修好戰車,自己又跑回自己的戰車上,晉國戰士繼續跑,楚國戰士繼續追。跑了沒幾步,晉國戰車又不動了。楚國戰士又把車停下來,下車問:“哥們你咋又不動了?”晉國戰士回答:“它又不動了。”楚國戰士又幫忙把晉國戰車修好,晉國戰士駕車繼續跑,楚國戰士回到自己車上繼續追。追到第50步,楚國戰士停下不追了,晉國戰士也停下車,對著楚國戰士招手說:“楚國的兄弟謝謝啊!”

這樣的打法直到春秋末年因為孫武的出現才得以改變,他寫了一本書叫《孫子兵法》,正兒八經地把打仗變成了一門藝術。

從訓練到戰備到兵種到調配到陣地到戰法到謀略,孫武基本上都設計好了,跟現代作戰的基本思路已經差不了太多了。

所以說,到了戰國時期,中國人終於才算學會打仗了!

……

羅子詹一臉古怪的看完了戰書。畢竟這樣的戰書在現代來看就是腦子有問題,看完了戰書,便對楚軍使者說道:“既然你們要用步兵,那寡人便同意了,三日後雙方各自出兵一千,不過戰場我們來決定,就讓你們再前進三十裏,以便你們的士兵能夠完全上岸。”

那楚軍使者不疑有他,便回去複命了。

其實羅子詹哪有那麼好的心替楚軍考慮,他讓楚軍再前進三十裏是因為,那裏全是山丘,適合埋伏。

待楚國使者走了之後,羅子詹便命令各將領,帶領四千長矛兵和一千駑兵隨自己前去戰場附近找山丘提前埋伏,讓剩下一千人前去正麵戰場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