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芙想著寫名帖時的事的同時,李員外也被從六姨娘的溫香軟玉中,被小丫鬟給叫了起來。
穿衣洗漱過後,拿著小書童遞上的金晃晃的名帖,萬分嫌棄:俗,真俗!這是哪裏來的土憋!
說起來,這李員外也是個傳奇人物。
李氏祖上不過東州一戶普通佃農。
當年正值亂世,烽煙四起,戰火燎民。
這李家也受此波及,主人家家產田地均被惡霸奪去,李家也受波及,父母兄妹皆遭難去世,獨留一子叫做李為的,在戰亂中淪為難民,四處漂泊。因在逃難的路上救了一個打鐵師傅,這打鐵師傅又見李為長相俊雅,腦子靈活會來事兒,待時局穩定後,這個打鐵師傅便將李為招為上~門女婿。
這打鐵師傅家中有個鐵器鋪子,稍微有點家財。李為也算有才,慢慢的將個降降糊口的小店發展成一城富戶,並征得嶽家同意,讓小兒子隨了父姓,名三。待李三成家之後,便讓他攜嬌妻回到祖地,重立李氏門楣。有母家的財力支持,又遺傳了李為聰明才智的李三很快便掙得一份豐厚的家業,但卻子嗣艱難,到了中年才得了一個獨子,便是李員外。
中年得子的李三夫婦對這根獨苗苗,那是一個嬌寵溺愛啊。能走轎子的路絕對不讓自己走路,能吃肉絕對不會給青菜,能讓人伺候的絕不自己動手……顯而易見,給養歪了——不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練就了一身本領:吃喝嫖賭,無所不能。
但是不知怎的,突然有一天就發奮起來,[看上大豐山一女土匪,但是女土匪看上了吳老大。]還說要考學。潔身自好苦讀了幾年,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考上了秀才,家裏還沒來得及慶祝,又突然荒唐起來,而且比之前更厲害。
李三並老妻為了這個熊孩子也是操碎了心。
荒廢幾年後,不知是想通了還是怎麼的,居然接過了父親手中的事業,專心打理生意,安心侍奉兩老,還娶妻生子。待二老歸天後,又變賣家產定居到了這個在外人看來窮山惡水的邊陲小鎮定居。
這李員外經常帶著口頭禪就是:最愛江南美人,最恨大豐土匪。
不過也沒見他捐錢剿匪什麼的,倒是江南美人的確藏了幾個,這六姨娘便是其中翹楚:眉目含情、柳腰盈盈,靡顏膩理、綽約多姿。
所以,這會子大清早的被人從美人被窩挖起來,甚是怨念。
這李員外吐槽完俗氣的名帖,還是招過大管家問到:“李全,您看這群英堂主是什麼來頭啊?江湖上好像沒有群英堂這個地方啊?”
李全也不知道,他自己還納悶呢,到底有什麼事非得大清早的來啊。但聽到主人家問話,也不得不回答:“依奴看,不定是哪個新江湖勢力出來了吧。”
自去年仲夏出來佛提子事件後,江湖很是血雨腥風一陣子,連帶他們這邊陲小鎮也頗是不得安寧,更不要說那些富庶繁華之地了,趁著大家都亂著,有事的攪事兒,沒事的找事兒,看事的還不閑嫌事大起哄兒。
真是一團攪不清的亂麻。
“你把門房叫進來,跟細說下那五人的情況。”李員外對著立在一旁的小書童說到。
“是,老爺。”書童答完就跐溜一下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就把門房帶了進屋。
門房對著李員外行了禮,說道:“老爺,那五人都穿著普通的粗布衣裳,不像是富貴人家。不過那兩個漢子看著眼熟,隻是一時想不起在何處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