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督軍使(2 / 2)

王仙芝、黃巢農民起義爆發後,曆任曾元裕、宋威、王鐸等路諸軍監軍,曾誘王仙芝降唐。黃巢入長安後,唐忠武節度使周岌投降,他勸周岌複歸唐朝,並襲殺義軍使者。後又並蔡州割據者秦宗權部分士兵,將其分為八都,並任天下兵馬都監。黃巢大將朱溫駐同州,他遣使招降,又引沙陀李克用軍自大原進攻關中,迫使義軍撤離長安,因功封為弘農郡公。中和三年六月,突然得病,死在河中,賜號“資忠輝武匡國平難功臣”。

楊複光死後贈觀軍容使,溢號忠肅。他雖是黃門近幸出身,但胸有大誌,善撫士卒;病逝之時,軍中慟哭數日。並且有義子數十人,分別擔任各地節度使、防禦使等職。而平定黃巢之亂者,大多數也是他的門人故將。

而現在他雖然也到各處充當監軍,但是自從他上次領三千神策軍精銳被岐王李健率領的一千破虜銳士所敗,所以一直苦讀兵書、研習各種陣法、積極訓練神策軍,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夠打敗岐王李健,洗刷自己身上的恥辱,所以他更希望李健成為鳳翔軍督軍使,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夠來一場幾萬人的對決,他堅信岐王李健最多隻能統領萬餘人,而他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楊玄翼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杜審權父子皆是岐王一派的人,這眾所周知,在朝廷裏麵岐王李健隻有杜審權父子以及一些官職輕微的人,想辦法剪除岐王李健在朝堂的勢力!”

“諾!”楊複恭回應道,如今的情形隻有將李健在朝廷所有的黨羽鏟除這一個辦法了。

“嘿嘿!”楊玄翼蒼老的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陛下和岐王李健都天真地認為掌握了鳳翔軍,就能夠和我們對抗,可惜的是我神策軍有二十萬,揮手間就能夠覆滅幾萬雜牌鳳翔軍!”

鳳翔城的別苑內,李健麵無表情,韓通低著頭站在他麵前,好半響,才聽見李健說道:“情報準確嗎?”

“長安那邊已經查清楚,消息準確!”韓通趕緊說道,這可是李健能否在鳳翔站穩腳的第一件事,韓通可敢耽擱。

李鑫、童成幾人聞言一愣,他們還不知道李健已經成為鳳翔軍督軍使,三人頓時望了韓通一眼,那韓通咳嗽了一聲,才說道:“朝廷下旨冊封殿下為鳳翔軍督軍使。”

“恭喜殿下!”眾人立馬上前跪倒在地喜笑顏開地說道,他們都是岐王李健的部下,岐王李健勢力越來越大是他們的希望,文臣想成為仆射,武將想統領一軍。

“諸位莫要得意太早,長安城裏的那些人不會這麼容易讓本王得逞的!”李健依舊聲音平靜地說道。

“殿下果然神機妙算!”韓通拍了個馬屁之後說道:“楊複恭府邸傳來消息,他們準備向杜相公和那些與殿下有查案之誼的官員下手了!”

幾人心裏一驚,這天眼直經過這五年的發展,幾乎達到了無孔不入之勢,連楊複恭等人深夜密談的內容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現在天眼直還是對外,可是以後呢?那可就是岐王殿下用來監視百官的工具了。

“殿下!他們這是要阻止殿下在朝中發聲啊!此計甚是毒辣!”童成雖然很想提醒李健,但是他清楚目前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依仗天眼直,前幾次剿匪的成功都與天眼直提供的準確情報密不可分。

“無礙!”李健揮了揮手道:“本王暫時還沒有想要進入朝堂,命令天眼直人員,這些人如果有願意來鳳翔的,路上一定要安排好這些人,包括這些人的家屬!”

李健現在深深地感覺到,人才難得,如今自己手底下的武將不少,但謀士卻不多,杜讓能算一個但卻沒有在他的身邊,而張蕤隻能夠是一個能臣,他不是一名出色的謀士,處理內政還可以,處理其他事情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些日子和鄭興的相處,李健發現他也可以算是個能臣,可惜鄭興不是自己人,賑災一事李健隻有張蕤一人忙前忙後的,所以隻要肯來鳳翔的,他一定會除去他們所有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