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監嚇得臉兒就如七八樣的顏色染的,一搭兒紅一搭兒青,望著李溫懷中的嬰兒,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急得不知所措,他不明白,為什麼已經在郭妃的飯食做了手腳,為何還能母子平安?
三天之後,宗正寺卿趕到鄆王府,將鄆王李溫第三子登記造冊,錄入大唐李氏族譜,名曰李健。
“都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今的我成為了子欲養而時不待了。嗬嗬……”嬰兒床上的李健苦笑起來。
讓李健更加無奈的是他來到了唐朝,不是貞觀時期,也不是武則天時期,更不是開元時期,現在是晚唐,用不了多久就會滅亡的晚唐!
旁邊的侍女,見此情況,輕輕挽著袖口,露出雪白凝脂的玉臂,輕柔細膩地將李健抱起,而如玉般的手,輕輕的拍打著李健的後背。
這唐人縱情寬養,崇尚豐腴唯美,這個小丫頭頂多也就是十四五的年齡,卻就生得如此凹凸有致,發育得如此成熟,倒是讓李健的憂愁消散了幾分。
“爸,媽,你們陪我長大,而我卻不能陪你們到老,本想著,你們的上半生,我無法參與,下半生,我奉陪到底,如今看來,下半生我們也無緣了,對不起,爸,媽……”李健喃喃自語地心道。
這時鄆王府外來了兩個道士,拿著一個八卦盤,不知道在算些什麼。
“師傅,根據卦象上看,紫氣應該落在了鄆王府裏,是不是上前查探一番?”
清風麵露疲憊之色的說道,自從發現紫氣之後,師徒二人是馬不停蹄地趕到長安城,又急不可耐地算卦,既費力氣,又費心神。
“不可,我們知道此子是誰就可以了,不必打擾他,一切自有定數,不可強求。”老道士一臉淡然的說道。
“這位小哥兒,請問鄆王府裏最近有什麼喜事沒有?”清風對著鄆王府一個守衛問道。
由於道教是大唐國教,每一個修道之士,都是很尊貴的。那守衛一看是一個道士,頓時恭敬的回答道:“確實有喜事,鄆王爺近日添了一個小王爺,排行老三。”
“如此,那就多謝小哥了!”清風拱手道。
“師傅,問清楚了!”清風回到老道士麵前說道。
“那我們就去皇宮,朝廷缺少一名火山令。”
清風倒是驚奇不已,以前朝廷多次征召他的師傅為火山令,卻被師傅多次以年老體邁為由推辭了去,如今卻又主動為火山令。
老道士像是察覺了清風的驚奇一般,背著清風說道:“這樣可以就近觀察那個人了。”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李健已經兩歲了,李健曾經以為自己在這個世界隻是孤獨一人,自己的情感已經幹涸,無法給予他人,但是總有一些東西,會挑動李健內心深處的心軒,畢竟人不是生來享受孤獨的。
而曆史也沒有因為李健這隻小蝴蝶的到來而引發地震,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李忱病逝,左神策護軍中尉王宗實、副使丌元實矯詔立李溫為皇太子,由此唐懿宗李溫登上曆史舞台。
天空下起了小雨,小雨漸漸地下大了,淅淅瀝瀝,敲打著樹葉和屋簷,十王坊內的鄆王府卻是燈火通明,左神策軍中尉王宗實親率三千軍隊,全副武裝,保護李溫全家遷入大明宮。
從十王坊到大明宮的沿途都已全部戒嚴另外的五千名神策軍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在沿路警戒。
鄆王府內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已經即將成為正宮皇後的王妃正指揮著下人收拾物品搬家。
“娘,我們這是要去哪裏?”郭妃七歲的女兒揚起小臉問母親道。
郭妃一手輕輕撫摸她的小臉蛋,柔聲笑道:“我們是去新家,大明宮你聽說過嗎?”
“我知道是一座很大很大的宅子,有很多很多宮殿和房屋,比我們王府還大!”
而李健被侍女抱在了懷裏,安安靜靜地看著一切,看著每個人臉上揚起的笑臉。
人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我們總是竭盡全力地去追求,有些人,忙碌了一生,到頭來卻如夢幻泡影,離去時卻有無力之感。殊不知悔恨才是人生最大愚蠢,亦是人生最大的的悲劇。
活著很美好,但不要忘記回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