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迷夢(二)(1 / 2)

天蒙蒙亮,微弱的光灑在宋寞的眼瞼上,溫暖得讓他感到有些舒適,緩緩睜開眼睛,映入瞳中的是白雨那熟悉的臉龐,輕皺娥眉,似乎再擔心著他。

眨眼之間,再次睜開,卻是另一番光景,隻見一和尚正背對著他,盤坐在蒲團上,洪亮而悠揚的經文聲回蕩在室內,讓人心境空靈。

“我這是徘徊在夢與現實中嗎?”宋寞嘴唇微張,像是在問自己,又像是在問天。

“阿彌陀佛,小施主可真是洪福齊天,善哉善哉。”誦經聲戛然而止,宋寞定睛看去,卻是那和尚站了起來,轉過身子,滿臉笑意的看著他。

麵容枯瘦卻不失飽滿紅潤,須發皆白,聲音洪亮不啞,倒是與普通的老人家無差,奇怪的是這老和尚不穿袈裟,隻著灰色布衣,甚至連鞋也沒穿。

似乎回想起什麼,強打起精神,宋寞嚐試著動了動,原本沉寂著的劇痛瞬間蘇醒過來,刺得他呻吟出聲,“這裏是……”

“不可亂動,”緩步靠近躺在土炕上的宋寞,老和尚雙手合十,輕聲道,“老衲法號元空,小施主不辭艱辛的來到此處,不就是為了見老衲一麵嗎?”

“元空大師!”臉上帶著欣喜,宋寞想簡單的行個禮都做不到,無奈的苦笑起來,“說來慚愧,小生不自量力強行上山,體力不支,逗留過久,入夜被野獸襲擊,失足落下山崖,從我現在這般境地來看,想必是大師救我一命,小生感激不已,不過從那般高的山崖上墜下,我居然沒死,真是萬幸。”

“妙也,妙也。”聽完宋寞的闡述,老和尚嗬嗬直笑起來。

“大師何出此言?小生差點命喪黃泉,何來之妙?大師莫不是在嘲笑於我?”宋寞苦著臉問道。

“何來嘲笑之說,老衲之所以言妙,隻因此事確有妙處存於其中。”見其一臉疑惑,老和尚倒是十分耐心的解釋起來,“此山名曰九岐,地處偏僻,人煙稀少,山勢陡峭險峻,小徑錯綜複雜,想必小施主能來到這裏,怕是吃了不少苦頭。”

“你失足墜崖之地,名為墮虛嶺,乃上古時期,由世間萬物善惡所衍生而出的一名帝者的隕落之處,其人亦正亦邪,持心中所正,欲破世間之邪,又持心中之邪,欲破世間之正,與天下人為敵,又以救天下人為己任,誓要打破命運桎梏,超脫六道輪回,直到現在,後世也無人能評價於他,相傳,此人尊號虛帝,於九幽蒼穹與命運鏖戰三千七百多年,不敵,敗退而逃,後遭親信所背叛,被聯合圍殺,含恨而死,後人便將虛帝亡故之地,命為墮虛嶺,以此紀念及警醒世人。”

宋寞原本聽得入了神,可結局卻讓他感到莫名的遺憾和懊惱,“這虛帝也死得太冤了,聞其事跡,聽其宏願,這樣的人竟然不是戰死,而是被人害死,還是被親近之人背叛,可想而知他當時該是多麼的絕望和憤怒,不過大師,這個故事跟你剛才所言之妙,有何關係?”

“小施主別急,容我慢慢講完,你不也聽得津津有味麼?”老和尚拍了拍宋寞的肩膀,深吸口氣,又神遊九天似的闡述起來。

“虛帝死後,世間表麵上恢複了平靜,可實則暗潮洶湧,比起虛帝在世時,更為破敗雜亂,這可真是一種諷刺,借著正義之名,舉天下之力來除去所謂邪惡的虛帝,到頭來卻發現,邪的不是他,而是天下。”

“自從虛帝在墮虛嶺隕落,像是帶著某種怨念,接近的活物,無不暴斃而亡,可謂是十分的凶戾,時光流逝,到了今日,雖不至於此,可若有人在此處遇險,卻無絲毫生還的可能,哪怕隻是被荊棘刺傷,被受驚的草蛇所咬,這些在其他地方顯得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墮虛嶺,便顯得有些致命了,所以這後山,除了老衲居住於此,便再無他人,更別說是小施主這般,大咧咧的爬上山來。”

“昨日淩晨,老衲剛剛夢醒,屋外竹林裏,便有烏鴉駐足報喪,老衲深知山中定有凶耗,於是出居步行而下,走走停停兩個多時辰,才跟著那鴉啼聲,在墮虛嶺下找到你,此乃一妙也,更奇怪的是,小施主從墮虛嶺落下,從那高度看,顯然是無生還的可能,可小施主身上,除了較為嚴重的皮外傷,以及骨骼的斷裂錯位,並沒有什麼致命傷口,再者,方才聽小施主言道,是被凶獸襲擊導致失足落崖,可老衲在此已經住了整整四十餘年,此山範圍內,除了老衲,再也沒有其他活物,又何來的凶獸襲擊於你?這倒可以看作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若非小施主失足落崖,怕是要在山上活活耗死,從這點上看,落崖,反而是救了自己一命,此又乃一妙也。”見得宋寞目瞪口呆,老和尚哈哈大笑起來,“現在可知老衲為何言妙了?”

“按照您這麼說,我這命還真硬?”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宋寞消化了許久,才呆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