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艦艇之最(1 / 1)

艦艇主要用於海上機動作戰,進行戰略核突襲,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進行封鎖或反封鎖,參加登陸或抗登陸作戰,以及擔負海上補給、運輸、修理、救生、醫療、偵察、調查、測量、工程和試驗等保障勤務。根據作戰使命的不同,通常分為戰鬥艦艇、登陸作戰艦艇和勤務艦艇三類,也有分為戰鬥艦艇、登陸作戰艦艇、水雷戰艦艇和勤務艦船四類或戰鬥艦艇和勤務艦船兩類的。每一類中按其基本任務的不同,區分為不同的艦種。在同一艦種中,按其排水量、武器裝備和戰術技術性能的不同,又區分為不同的艦級和艦型;有的隻區分為不同的艦型。艦艇被視為國家領土的一部分,隻遵守本國的法律和公認的國際法。

世界上最早的潛艇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科尼利斯·德雷爾成功地製造出人類曆史上第一艘潛水船,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艘能夠潛入水下,並能在水下行進的“船”。它的船體像一個木櫃,木質結構,外麵覆蓋著塗有油脂的牛皮,船內裝有作為壓載水艙使用的羊皮囊。這艘潛水船以多根木槳來驅動,可載12名船員,能夠潛入水中3—5米。德雷爾的潛水船被認為是潛艇的雛形,所以他被稱為“潛艇之父”。

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潛艇——“台風”級核潛艇

“台風”級核潛艇是有史以來打擊精度最高、威力最大的武器。“台風”級核潛艇是原蘇聯為了抗衡美國的“三叉戟”級戰略導彈核潛艇而設計的,計劃建造12艘。首艘“台風”級核潛艇從1977年開始建造,但建造了6艘後計劃便停止了。上個世紀80年代,“台風”級核潛艇正式服役,開始按照當時蘇聯領導人的全球戰略計劃在海洋中航行。這種水下武器平台的技術數據是令人震驚的。它擁有鈦金屬製造的外殼,全長173米,寬24.6米,高42.7米,相當於一座10層大樓,水麵航行時吃水深13米,水下排水量可以達到2.65萬噸,水麵航速達到每小時30公裏,潛航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裏,最大下潛深度500米,儲蓄潛航時間達到120天。

世界上第一艘動力潛艇——“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

這艘核潛艇的設計者是海曼·喬治·裏科弗。從1948年起至1954年底全部竣工,他耗費了大量的心血。“鸚鵡螺”號核潛艇艇長90米,總重2800噸,全部建造花費5500萬美元;平均航速為20節,最大航速25節,最大潛深150米,按設計能力可連續在水下航行50天,全程3萬公裏而不用添加任何燃料。潛艇外形為流線型,整個核動力裝置占艇身的一半左右。“鸚鵡螺”號潛艇內設置了舒適的住艙、會議室、圖書館。艇上人員不但有舒適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還可以領略迷人的海底世界。

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羅斯福”號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第4艘,滿載排水量達到96386噸,全艦長達332.9米,高76米,整體造價60億美元。動力裝置為2座A4W1AIG壓水式核反應堆,產生的蒸汽驅動4台汽輪機,總功率為28萬馬力,每台汽輪機帶動一個重達11噸的3葉定距槳,4軸4槳,最大航速在30節以上,核反應堆裝料壽命為15年,續航力為150萬~190萬千米,相當於繞地球30~40圈。此外,該艦還采用了多層隔離防護結構,設有23道水密橫艙壁和10道防火艙壁,2000多個隔艙,可保證在遭到重型導彈襲擊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平穩的航行和使戰機正常地起降作戰。

世界上最早的反魚雷艇——魚雷炮艇

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後,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