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雷《歌謠集》審美分析

專題薩克雷論

作者:陽璐西

多年來,針對威廉·薩克雷文學創作的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和不足。主要的問題在於,學者的研究重點集中於他的小說創作,尤其是將小說《名利場》作為研究的主要突破口。我們還應看到,作為一名作家,威廉·薩克雷不僅在小說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詩歌創作也有較高的藝術造詣。根據作者本人的回憶,他的詩歌創作始於他本人就讀劍橋大學的學生時代。當時的英國詩壇最具影響力的詩歌流派正是“湖畔詩人”,通過分析我們了解到,威廉·薩克雷的詩歌作品體現了湖畔派詩人對他的影響,又自成體係,形成了自己的文學風格。整體而言,威廉·薩克雷的詩歌不僅題材廣泛,內容也極其靈活,其詩歌作品渾然天成,沒有矯揉造作之感。

一、湖畔詩人與薩克雷詩歌創作

在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影響下,以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等人為代表的詩人群體通過讚美英國田園、鄉村的美好風景,進而抒發自己對於纏綿的愛情、純真的友誼等人性中最為美好事物的讚美。他們創作完成的詩歌作品不僅展現了生命的活力、青春的力量,更以其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展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由於他們通常居住在英國鄉下的湖畔田園之間,曆代文學史家多稱其為“湖畔詩人”。作為浪漫主義文學在英國的具體表現,他們的創造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於愛好文學的年輕人有較為直接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未在威廉·薩克雷本人的敘述中找尋到任何承認自己的詩歌創作與“湖畔詩人”存在緊密聯係的有力證據。在薩克雷為自己的詩集《歌謠集》所寫的序言中,他是這樣說的:“這些歌謠是過去十五年裏寫的,現在由作者從原刊書報雜誌中搜集起來同時在英美出版。英美的讀者對本作者的散文體故事是感興趣的,他希望他們惠顧自己的小詩集。”[1]

從形式上看,這本《歌謠集》僅僅是將作者本人多年來發表的詩歌作品進行集結出版,似乎不存在較為統一的藝術風格,更遑論展現特定的審美訴求。作者的這一番話語中頗有幾分謙虛的味道,但經過仔細地品味讀者就會發現,在威廉·薩克雷的詩歌作品中能夠洞悉出他本人從事詩歌創作的審美特質。當威廉·薩克雷登上19世紀英國文壇之際,“湖畔詩派”的詩人們早就成名已久,逐漸步入到創作的衰竭期。浪漫主義文學在對抗古典主義的曆史進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但較之早期的撒旦詩派尤顯不足。作為浪漫主義倡導者的“湖畔詩人”們將創作的對象定位於自然風景,他們試圖利用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闡述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這一闡述模式在給讀者呈現極致審美境界的同時,卻也規避了現實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我的歌除此外一無所值;我丟下疲倦的筆,

祝你健康,希望你仁愛,像莊嚴的聖誕……

作為一名非職業的詩人,威廉·薩克雷的詩歌創作表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色彩。在上麵這首詩中,薩克雷將自己靈感枯竭、情感受挫的狀態表現得自然、真實。在以歌謠的形式寫成的詩歌作品中,薩克雷將自己的情感訴求充分展現出來,時而諧謔、時而說教、時而嚴肅、時而開懷大笑,將作者內心深處最自然、最本真、最醇厚的情感表現出來。較之於“湖畔詩人”創造的高度精致的詩歌語言,雖略顯稚嫩、青澀,卻更為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