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參伍以變,錯綜其數也。如天地之相銜,晝夜之相交也。一者,數之始而非數也,故二二為四,三三為九,四四為十六,五五為二十五,六六為三十六,七七為四十九,八八為六十四,九九為八十一,而一不可變也。百則十也,十則一也,亦不可變也。是故,數去其一而極於九,皆用其變者也。五五二十五,天數也,六六三十六,乾之策也,七七四十九,大衍之用數也,八八六十四,卦數也,九九八十一,《玄》、《範》之數也。
大衍之數,其算法之源乎?是以算數之起,不過乎方圓曲直也。乘數,生數也;除數,消數也。算法雖多,不出乎此矣。
陰無一,陽無十。
陽得陰而生,陰得陽而成。故蓍數四而九,卦數六而十也。猶幹支之相錯,幹以六終而支以五終也。
三四十二也,二六亦十二也,二其十二二十四也,三八亦二十四也,四六亦二十四也,三其十二三十六也,四九亦三十六也,六六亦三十六也,四其十二四十八也,三其十六亦四十八也,六八亦四十八也,五其十二六十也,三其二十亦六十也,六其十亦六十也。皆自然之相符也。
四九三十六也,六六三十六也,陽六而兼陰六之半,是以九也,故以二卦言之,陰陽各三也,以六爻言之,天地人各二也。陰陽之中各有天地人,天地人之中各有陰陽,故參天兩地而倚數也。
陽數一,衍之而十,十幹之類是也;陰數二,衍之為十二,十二支、十二月之類是也。
一變而二,二變而四,三變二而八卦成矣。四變而十有六,五變而三十有二,六變而六十四卦備矣。
《易》有真數,三而已矣。參天者,三三而九;兩地者,倍三而六。參天兩地而倚數,非天地之正數也。倚者擬也,擬天地正數而生也。
《易》之生數十二萬九千六百,總為四千三百二十世。此消長之大數,衍三十年之辰數,即其數也。歲三百六十日,得四千三百二十辰,以三十乘之,得其數矣。凡甲子、甲午為世首。此為《經世》之數,始於日甲月子星甲辰子。又雲:此《經世》日甲之數,月子、星甲、辰子從之也。
一、十、百、千、萬、億,為倚天之數也;十二、百二十、千二百、萬二千、億二萬,為偶地之數也。
五十分之則為十,若參天兩之則為六,兩地又兩之,則為四。此天地分太極之數也。
複至乾,凡百有十二陽,姤至坤,凡八十陽;姤至坤,凡百有十二陰,複至乾,凡八十陰。
陽數於三百六十上盈;陰數於三百六十上縮。
人為萬物之靈,寄類於走。走陰也,故百二十。
有一日之物,有一月之物,有一時之物,有一歲之物,有十歲之物,至於百千萬皆有之。天地亦物也,亦有數焉。
卦之反對皆六陰六陽也。在《易》則六陽六陰者,十有二對也,去四正,則八陽四陰、八陰四陽者,各六對也,十陽二陰、十陰二陽者,各三對也。
圓者星也,曆紀之數其肇於此乎?方者土也,畫州井地之法其仿於此乎?
蓋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敘之而作《範》也。
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下交於陰,陰上交於陽,四象生矣。陽交於陰、陰交於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於柔、柔交於剛而生地之四象,於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錯,然後萬物生焉。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故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也。十分為百,百分為千,千分為萬,猶根之有幹,幹之有枝,枝之有葉,愈大則愈少,愈細則愈繁,合之斯為一,衍之斯為萬。是故,乾以分之,坤以翕之,震以長之,巽以消之,長則分,分則消,消則翕也。
乾坤定位也,震巽一交也,兌離坎艮再交也。故震陽少而陰尚多也,巽陰少而陽尚多也,兌離陽浸多也,坎艮陰浸多也,是以辰與火不見也。
一氣分而陰陽判,得陽之多者為天,得陰之多者為地。是故,陰陽半而形質具焉,陰陽偏而性情分焉,形質又分,則多陽者為剛也,多陰者為柔也,性情又分,則多陽者陽之極也,多陰者陰之極也。
兌離巽得陽之多者也,艮坎震得陰之多者也,是以為天地用也。乾陽極,坤陰極,是以不用也。
乾四分取一以與坤,坤四分取一以奉乾。乾坤各合而生六子,三男皆陽也,三女皆陰也。兌分一陽以與艮,坎分一陰以奉離,震巽以二相易。合而言之,陰陽各半,是以水火相生而相克,然後既成萬物也。
乾坤之名位不可易也,坎離名可易而位不可易也,震巽位可易而名不可易也,兌艮名與位皆可易也。
離肖乾,坎肖坤,中孚肖乾,頤肖離,小過肖坤,大過肖坎,是以乾、坤、坎、離、中孚、頤、大小過,皆不可易者也。
離在天而當夜,故陽中有陰也,坎在地而當晝,故陰中有陽也。震始交陰而陽生,巽始消陽而陰生,兌陽長也,艮陰長也。震兌在天之陰也,巽艮在地之陽也,故震兌上陰而下陽,巽艮上陽而下陰。天以始生言之,故陰上而陽下,交泰之義也,地以既成言之,故陽上而陰下,尊卑之位也。
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天地之所闔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長短、行度盈縮,莫不由乎此矣。
自下而上謂之升,自上而下謂之降。升者生也,降者消也。故陽生於下,陰生於上,是以萬物皆反生,陰生陽,陽生陰,陰複生陽,陽複生陰,是以循環而無窮也。
陰陽生而分兩儀,兩儀交而生四象,四象交而生八卦,八卦交而生萬物。故兩儀生天地之類,四象定天地之體;四象生日月之類,八卦定日月之體;八卦生萬物之類,重卦定萬物之體。類者,生之序也,體者,象之交也。推類者必本乎生,觀體者必由乎象。生則未來而逆推,象則既成而順觀。是故,日月一類也,同出而異處也,異處而同象也。推此以往,物奚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