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明和尚微微一笑,雙手合十,並不言語,此時再多的話都是無用,畢竟拳台的作用就是讓人用拳頭代替嘴來話的。
師可真人一伸手,擺了個八卦掌的拳架子。
淨明和尚的眼中瞬間迸發出一道興奮的光芒,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這三大內家拳法,而毫無疑問,師可真人所使的,肯定是最正宗的八卦掌。
八卦掌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華夏傳統拳術。是華夏傳統武術當中的著名拳種,流傳很廣。
也是道家養生、健身、防身陰陽掌的一個體現。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於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雲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調完整,走如遊龍,翻轉似鷹。
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托等。八卦掌是融養生和技擊於一爐,涵養道德的拳術,以沿圈走轉和“趟泥步、剪子腿、穩如坐轎”,扣掰轉換以及避正打斜等的拳法,有別於其它拳術。
話音剛落,師可真人瞬間就動了,身若遊龍,一縱而出,腳踏八卦,瞬間溜到了淨明和尚的身邊一側,五指並攏如刀,直接朝著淨明和尚的腰眼狠狠紮去。
八卦掌又被稱之為賊八卦,最是滑不溜秋。
其身捷步靈,隨走隨變,與對方交手時身體起伏擰轉,敏捷多變。拳諺它“形如遊龍,視若猿守,坐如虎踞,轉似鷹盤”。其基本功以樁步、行步為基礎。
身型要求頂頭豎項,立腰溜臀,鬆肩垂肘,實腹暢胸,吸胯提襠。步法要求起落平穩,擺扣清楚,虛實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轎,出腳要摩脛。走圈時,內腳直進,外腳內扣,兩膝相抱,不可敞襠。
楚浩在底下冷笑,這師可真人的豪氣,但是這下手倒是一點豪氣的感覺都沒有,搶先出手不,居然一出手就是打腰眼這種殺招,簡直就是要廢了淨明和尚。
毫不猶豫,淨明和尚一記普普通通的羅漢拳朝著師可真人打去!
淨明和尚這一拳,如同鍾樓上的擺鍾,力大勢沉,威不可擋,拳頭還未至,一道猛烈的風聲呼嘯而出。
深得羅漢拳個中三味。
師可真人心中不由一緊,淨明和尚的反應速度和力道,都有些超乎他的預計了。
不過,師可真人並未在意,這才是正常的,如果手上沒兩把刷子,淨明和尚豈敢跟他叫板!
而且,在一輩的弟子中,淨明和尚也算是已經名聲鵲起的人物,被人看作,少林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要不然他也犯不著這麼針對淨明和尚。
不由身形一動,如同一個大馬猴般朝著背後的方向,猛的躍去。
八卦掌講究三形三勢,三形即“行走如龍,動轉若猴,換勢似鷹”。
周圍的觀眾,頓時一陣激烈的叫好聲,師可真人這一跳,簡直完美。
緊接著,在半空中,師可真人的腰身一扭,如同跗骨之蛆般,緊貼著淨明和尚的身子,雙掌高舉,就要在淨明和尚的肩背上,狠狠一蓋!這一下淨明和尚就算是不重傷,也要休養個三五個月才能好!
這一掌名曰沾連粘隨,不僅八卦掌中有,太極拳中也有。
所謂沾連,是沾連住對方,順從不離,不與之發生抵抗,以感知對方勁路去向和大,其中含有走化對方的“化勁“。所謂粘隨,是如膠一樣粘住對方,彼去我隨而不使逃脫,其中含有粘逼對方的“粘勁“。
推手時不僅雙手要沾連粘隨,身法、步法也要有沾連粘隨之意,隨人之動而伸縮進退,不先不後,處處順應對手的變化。
八極拳中也有一招的名堂,有拳諺曰,打人如親嘴。
謂之何意,就是對方如果躲閃的話,就要緊緊的追上去,不給對方半點喘息的機會。
隻是很可惜,這師可真人碰到的是淨明和尚,淨明和尚的拳頭驟然一變,變拳為鷹爪,五根手指上根根青筋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