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蓋·呂薩克定律(1 / 1)

蓋·呂薩克定律

愛·青春

作者:李瑞祥 邵紅能

發現蓋·呂薩克定律的蓋·呂薩克是一個為科學研究不惜性命的“拚命三郎”。

1804年8月2日,他和法國化學家比奧為了研究大氣現象和地磁的有關問題,決定親自升到高空中去采集樣品。

他們用浸有樹脂的密織綢布做成了一個巨大的氣球,不斷往氣球裏充進氫氣,然後一同坐進氣球下麵懸掛的圓形吊籃裏。氣球逐漸膨脹起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幾個小時後,氣球離開了地麵,平穩上升。

蓋·呂薩克和比奧在緩慢上升的氣球吊籃裏,一邊忙著進行空氣樣品的采集,一邊不斷測量著地磁強度。緊張的工作使他們顧不上高空反應帶來的頭昏、耳痛等身體不適,仍堅持進行考察活動,終於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但是高空反應使比奧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後,他們勉強采集了一些空氣樣品,就不得不著陸了。

一個半月後,他獨自進行了第二次升空探索。兩次探測的結果表明,在他們所到達的高空領域中,地磁強度是恒定不變的。而他們采集回來的空氣樣品中,其成分也基本相同,隻是氧氣的含量隨著探測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蓋·呂薩克以勇敢無畏的科學精神努力探索,使人們擺脫了許多錯誤看法,推動了化學的進一步發展。 此後,蓋·呂薩克又發明了堿金屬鉀、鈉等的新製備方法,繼而發現了硼、碘等新元素,在化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也正是這位以勇敢無謂精神聞名的蓋·呂薩克,憑借著他的這股毅力,在1808年證明了體積的一定比例關係不僅在參加反應的氣體中存在,而在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也存在,並於1809年12月31日發表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蓋·呂薩克氣體反應體積比定律”。這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化學中著名的氣體三大定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