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他們曾質疑過,還帶孩子去檢查過,可醫生都說孩子沒有器質性問題,估計有的孩子說話遲,慢慢就會好起來。這讓夫婦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加上秦梓峰一聽見音樂就特別安靜,有時聽到好聽的歌,還會感動得掉眼淚。有如此豐富情感的孩子,誰會想到有問題呢?現在,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其他家長的提醒,讓秦勇再度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帶著兒子去兒研所做檢查。結果,醫生告訴秦勇,秦梓峰“智商為零”。
夫婦倆難以接受。通過進一步檢查,醫生告訴秦勇,梓峰的病是極其嚴重的“感統失調症”。“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作出反應。隻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係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所以孩子在嬰兒階段,各項反應並不明顯,而隨著年齡增長,他會一直停留在嬰兒的智力水平上,和別的孩子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兒子的那些“不一樣”,如今找到了答案。醫生說兒子“智商為零”,秦勇近乎絕望了。但那個醫生接著告訴他:“‘智商為零’是因為你兒子不配合測試,而且,‘感統失調’不是無可救藥的病,隻要有愛的陪伴,就有可能會成為某方麵的天才……”
隻是,陪伴談何容易?他也想多陪陪孩子,但從兒子出生那天起,秦勇和樂隊就忙得不可開交。秦勇是“黑豹樂隊”的主唱,也就是整個團隊的主心骨,他必須定期隨團隊外出演出,生活毫無規律,哪裏抽得出時間陪伴兒子呢?在關鍵時候,父親代替了秦勇,他對兒子承諾說:“你忙你的吧,孩子還有我這個爺爺呢!”從那以後,不管秦勇在不在北京,父親都承擔起了陪伴秦梓峰的重任。他像帶小時候的秦勇一樣,每天編一些適合孩子演唱的曲目,一遍遍地教孫子“感知”每一個音符。為了打開秦梓峰感知上的觸覺,他還每天用自行車推著孫子,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裏體味每一隻飛過的燕子、靜默的屋簷、行人的花紅柳綠……
誰知,答應會一直替兒子陪伴孫子的父親,就這樣永遠閉上了眼睛。處理完父親的後事,秦勇也完成了自己生命的一個階段性總結:這段痛悔的日子,他發現,父親陪在自己身旁的記憶竟然那麼多那麼多,而兒子7歲了,自己陪伴他的時光卻屈指可數。如果一味陷入對父親的想念不可自拔,那將是更大的不孝,他要做的,就是要趁現在起,好好地跟父親一樣,做一個好父親,做一個像父親那樣令兒子安心和幸福的父親。
於是,2004年夏天,秦勇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驚異的決定,退出“黑豹樂隊”,回到家陪伴兒子。他將一頭標誌性的長發剪短、心愛的吉他鎖進櫃子裏,不再登台演出。這個在台上光芒萬丈的男人,在瞬間變成了一名普通的父親。
但是,怎麼陪伴一個重度感統失調的孩子?麵對一個連幼兒園都不接受的孩子,做父親究竟要怎樣做?秦勇不知道。
人生陷入了最彷徨、無助的境地時,一位醫生告訴他:“感統失調完全可以改善的,甚至可以治好。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多花時間去陪伴他,多去關愛他和他溝通!”
秦勇恍然大悟,也有了信心和勇氣。退出舞台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生存問題。過去做歌手,雖然收入不錯,但開支也大,秦勇並沒有攢下多少錢。
為了生活,更為了有錢給兒子治病,秦勇和妻子拿出所有積蓄,又借了一部分錢,開了一個家具廠。最開始的一段時間,秦勇等兒子休息或者睡覺時,也會和工人們一起趕工做家具。因為對北京路線很熟,送貨也是他這個老板幹的事。剪短了頭發,開著大貨車送家具,很少有人認出秦勇。所以被當成普通送貨工,被客戶刁難也是常有的事。但想到兒子,他覺得這一切都沒什麼。也有歌迷會認出秦勇,驚訝過後再讓他簽名,下一次要買家具,他們當然也要找秦勇了。
開家具廠很辛苦,但秦勇從不耽誤陪伴兒子的時間。在他的苦心陪伴和手把手的培育下,梓峰的狀態有了明顯好轉,能說一些連串的話了。考慮到孩子已到了入學年齡,秦勇打算將兒子送到學校去。然而,很多學校在對秦梓峰進行麵試後,都表示不願意接受。帶兒子回來的路上,兒子突然問他:“爸爸,我什麼時候能上學啊?”秦勇突然心酸地想哭,那會,他也恨死了自己,既然孩子懵懂,但他為什麼又要孩子去承受那些目光?大不了他自己做兒子的老師。
從那以後,秦勇自己在家裏做起了梓峰的老師。他先是花了一年的時間,每天抱著兒子,口對口地教會他學說話,學會表達基本的需求。隨即,又開始教他學數學和英語。兒子在數學上缺根筋,一個簡單的數字,往往要教大半天。秦勇就一遍遍地反複教,直到他學會再教下一個數字。兒子對英語也完全沒興趣,一個簡單的單詞“we”,讀音、詞義,都要反反複複教3個小時,好不容易因為他會了,等再問他“we”怎麼讀,他總是慢條斯理地答“不——知——道”。再追問,他就笑了起來“不——知——道”。
麵對這樣的反複,秦勇也毫不氣餒。對“感統失調”的孩子來說,學習不是最重要的。安全地走路、會吃飯穿衣和保持身體平衡,這些對普通孩子來說易如反掌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卻難上加難。
一個偶然的機會,秦勇發現了一個“感統訓練營”的培訓學校。經過谘詢後,他得知騎自行車是訓練“感統失調”孩子協調能力的最好辦法。秦勇喜出望外。騎自行車還不容易?秦勇還記得小時候,父親隻用三個小時就教會他騎自行車了。但是,對一個係鞋帶的動作都訓練了兩個月的孩子來說,學會騎自行車比登天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