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窗失和家有賢妻,一張驗血單的殺傷效應(1 / 3)

同窗失和家有賢妻,一張驗血單的殺傷效應

作者:血痕

陳國棟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創業,他將大學同窗周連良招致麾下做銷售。

幾年過去,公司生意越做越大。然而,眼看陳國棟越賺越多,掌管著公司銷售命脈的周連良心理失衡了,他開始中飽私囊。陳國棟幾次警告,都收效甚微。

陳國棟怒不可遏。眼看兄弟失和,陳國棟的妻子郝潔出了麵,她成功化解兩人之間的矛盾,避免了損失。然而,就在這時,陳國棟兒子的一張驗血單,讓事情急轉直下……

兄弟聯手創業,危機重重有賢妻

今年29歲的陳國棟,家住四川省資陽市,爸爸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媽媽是小學教師,他是家裏獨子。2008年7月,陳國棟從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畢業後,與同班女友郝潔一起回到老家資陽市。郝潔與陳國棟同歲,也是資陽市人,爸爸是政府公務員,媽媽在一家國企工作。

在資陽,郝潔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陳國棟則應聘到一家國有建材企業做銷售。這份工作雖然辛苦,收入也不高,但陳國棟卻做得十分起勁。一年下來,他已將建材市場行情摸了個遍,也積累了一些人脈。隨即,他回家和父親陳雲商量,打算開一家建材公司。陳雲見兒子有誌向,十分高興,於是他和老伴拿出全部積蓄20萬元,又把自家的兩套房子抵押,貸了80萬元,一共湊齊100萬,還找朋友出麵,為兒子在雁江區租廠房,幫兒子創辦起了隆祥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陳國棟做總經理,郝潔負責財務。由於廠裏最缺銷售人員,兩人一商量,將陳國棟的大學室友、正在另一家合資企業做銷售的周連良,聘請過來做銷售經理。周連良比陳國棟小一歲,三個人高中時就是資陽一中的校友,大學又是同班,關係非常鐵。他倆之所以選擇周連良,除了他機靈,口才厲害,是個難得的銷售人才,最重要的,還是看著友情深厚,可靠忠誠。

鐵哥們聯手,果然很搭。雖然第一年,由於經驗不足,公司效益一般,但第二年,就打開了局麵。兩年後,周連良已在整個四川建立起了銷售網。隨即,拓展到了整個西南地區,公司的效益節節攀升,銷售額達到了上千萬。對周連良的才幹和努力,陳國棟十分欣慰,把他的年薪從30萬元也漲到了近50萬元,並給他掛上副總頭銜。

2009年底,陳國棟和郝潔原本打算結婚,但聽說周連良也戀愛了,他們決定等他一起舉行婚禮。就這樣,直到2011年初,周連良與女友賀梅也準備結婚了。四個人在2月14日這一天,一起舉行了婚禮。賀梅比周連良小三歲,也是本地人,是隆祥公司的技術員。

2012年2月,郝潔和賀梅又在同一個月,生下了孩子。郝潔生了個男孩,起名桐桐,賀梅生了個女兒,起名媛媛。陳國棟從媛媛一出生,就一直嚷著和周連良做親家,有了孩子做紐帶,兩家的關係也更融洽了。公司效益也更是節節攀升。

就在陳國棟盤算著更大的發展時,2012年6月初的一天,他去成都參加一個招商會,巧遇了公司的一個大經銷商。這位經銷商在向陳國棟敬酒時,很懇切地說:“陳總,今年是不是該給我們長一長銷售提成了?別的公司都已經按銷售額的8%提成了,你們還是5%,這差距也太大了!”

陳國棟一愣,半年前,他明明已按照周連良的意見,將一級經銷商的提成提高到8%,這是怎麼回事?擔心造成誤會,陳國棟不動聲色地回到單位,一問郝潔,果然那些年銷售額過百萬的小經銷商,都是按照8%的提成返還給了銷售部。一切明了,陳國棟真想不到周連良如此放肆,截留提成款。

這麼好的哥們,背後算計他,陳國棟坐不住了。

此時的周連良,根本不知陳國棟發現了他的“貓膩”。據案發後,與周連良共事的銷售員劉立軍說:“周總看到公司的利潤直線上升,老板年入上千萬,而作為主管銷售的副總,每年隻拿區區50萬元。周總身邊的不少銷售員都為他打抱不平,但周總總是回答說,我和老板是同學,人家不提高待遇,難道我張口要嗎?”應該正是這種既失衡又抹不開麵子的心理,讓周連良暗暗打起了“提成”的主意。陳國棟初步估算,僅半年時間,周連良就至少得到60萬的實惠。

此後,陳國棟又找了幾個大經銷商了解情況,證實他們隻和周連良聯係,那3%的差價,也隻經了周連良的手,盛怒之下,他把情況跟妻子郝潔作了說明,並態度堅決地要找周連良攤牌,收回他侵吞的提成款。

聽了陳國棟的想法,郝潔急忙阻攔說:“千萬不要急躁,更不要傷了與周連良多年的友情。一旦處理不好,萬一周連良帶著銷售資源到別的公司去,那後果不堪設想。”

在郝潔的勸說下,陳國棟聽從了妻子的建議。夫婦倆商定了一個辦法,既可以保證把8%的銷售提成發到經銷商手裏,又能讓周連良無話說。

於是,到了周六,陳國棟就把周連良約到家裏,讓郝潔炒了幾個菜,兩人小酌了起來。三盅酒下肚,陳國棟溫情脈脈地對周連良說:“連良,近日我發現一個問題,經銷商提成這塊的工作太繁瑣,那麼多人頭,個個都要你來管,耽誤你的精力。從下個月開始,這塊的工作移交到財務部,你安心抓銷售。”周連良剛要說什麼,陳國棟話題一轉:“另外,考慮到你為單位立了大功,從下月起,你的年薪翻倍。”郝潔在一旁也附和:“連良,年薪百萬,這在行內可是很少見啊!”